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2章 產業鏈從上到下一盤棋,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於把長安城北側城牆全包磚的量。

那麼多錢,是原先根本想不到的。

這條河,開工半年,已經加過好幾次錢了!

當初發現河道變長,運河預算已經比一開始報的“五十億搞定”漲兩成,那還是小事,無非變成六十億錢。

後來發現挖穿山脊的那部分,要挖花崗岩、大理石,一度快放棄了,成本不知要漲多少。

李素讓上爆破、學坎兒井的並行鑿眼施工,多點埋藥,總算是救回來,但成本繼續從六十億跳漲到八十多億。

現在發現要按照四十多里膨脹土超挖,那成本就奔一百億去了。最後還可能有20多里的河床回填不漲材料、找平後鋪石板!

那直接就是又二三十個億,重修一側都城城牆的錢,總額可不奔一百二十多億去了!

一開始報五十億,最後造好一百二,這是240的預算/決算比,追加工程量追加得比本錢還多了。

古代封建王朝誰能忍這種程度的先斬後奏?

要是擱後世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這種超額花錢,已經兩任宰相被弄下臺了!還要連帶著往後一個真宗朝的宰相被弄走!也是為了這同一條運河的破事兒!

當然了,劉備對李素的信任程度,肯定要高得多。

天下都幫忙謀劃下來了,哪怕是淨賠本一百二十億,甚至就是自己貪了一百二十億,該李素的丞相還是他的丞相,這不受影響。

更何況運河修好是實打實有用的,是千年大計。

可以把未來荊楚巴蜀和河南河北之間的經濟往來物資調運,節約平均一兩千裡水路里程。不用再去繞合肥甚至揚州。

好在,李素和諸葛亮也不會真的讓國淵花一百二十多億,才把運河造下來。

前面這是做加法,後面還可以做減法。

一百二十億已經是最壞的打算,頂格了,後續要考慮怎麼把一個錢掰成兩個花,花出兩份的效果,或者是把施工產生的廢料變廢為寶,也回籠一部分資源。

諸葛亮繼續鼓舞人心地宣講:“剛才說的,只是花錢最多的情況。實際操作中,我們還可以統籌。

首先,鋪河床的石板石料,我們可以就近取得,實際上用的是爆破炸出來的碎石、廢料。運輸距離也不超過二十里,這就是一個省錢的點。

其次,高嶺土和羅馬水泥基本也是就地取材,埡口山脊段挖出來的石頭裡也有石灰石,李師經常教導我,廢料挪個地方說不定就能變成資源,大家要多琢磨。

然後,這個高嶺土或許還能燒製生產些別的東西。雖然配方我們還得依朝廷的法令保密,但可以承諾,兩年之內,會在這博望縣或者昆陽縣,設定大型作坊,收購挖出來的高嶺土。

具體生產什麼,怎麼做,目前還不知道,其他人有興趣,也可以自己試,試成了也能自己賺這個錢。

雖然這博望縣和昆陽縣,原先都是交通不甚便利的地方,按說不適合廣建工坊。但未來只要這條運河通了,這兒就是荊、豫、司三州交界的樞紐,荊楚巴蜀與河南河北之間最便捷的水路通道。

我相信,這裡可以廣設工商,並且利用我朝此前南陽郡人口始終過於稠密、無法讓百姓充分務農,所以每到亂世都首先民變四起的局面,大量吸收無地可種的百姓務工,用人的成本肯定也比那些地廣人稀之鄉便宜。

只要試製成功,未來施工期間,運河工地挖出來的優質高嶺土,朝廷承諾以十個錢一石的價錢,向朝廷收購——當然,是運到工場的價,不是河邊的價。

具體收多少,要看產量和銷路。這樣也能回一部分朝廷挖土的開支,算是為朝廷做貢獻,我們算過,一個民夫一天的徭役價是三十錢,一天能挖出至少五石高嶺土。

算下來離地成本才六錢。商戶承諾保底給十錢,已經算上了運到工場的一部分運費,外加貼朝廷一個錢的採礦費。”

聽諸葛亮說到挖出來的廢土廢石,還能算“礦”,這才讓所有監工官員都眼前一亮。

“高嶺土原來有用?那蒙脫石呢?能用不?是不是隻能按《神農本草經》做成止瀉藥?那樣的話怕是用不了多少,還是供遠過於求,成為垃圾。”

“蒙脫石粉能夠吸水,同時吸附雜質,或許還有別用,目前不知道,但我們會努力的,大家也可以努力,也可以散播訊息,讓民間奇人異士自己努力。”

諸葛亮也不好把話說滿,只是先畫個大餅。

事實上,蒙脫石在工業上也確實有些應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