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6章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勢高了,只有引水不利一個弊端。未來造好的城池,或許也會順著坡勢,西北高而東邊低,緩緩而下。

這點坡度對車馬通行應該沒有影響,不會導致陡坡下衝或者上坡拉不動。城裡的排水渠反而好修了,就西北向東順勢排下來。

河谷邊上最低窪潮溼的地方,沒必要全部浪費來築城,可以種些茼蒿、菰菜,順便收點菰米。這些都是產量高得跟蘆葦一般,不用太多地,城邊上游幾十裡,沿河最潮溼的地,種出來就夠幾十萬人吃了。”

菰就是現代漢語裡的“茭白”,菰菜是像筍一樣的果肉部分,菰米則是其種子,其實也能當米吃,因為茭白本來就是禾本科稻亞科的植物,它的種子也能算是一種“米”。

早在東周的時候,《周禮》上也有記載把野生茭白的米種蒐集起來吃。只是產量太少,一顆茭白才對應幾粒種子,要用來煮飯實在是難,所以才是周天子和洛邑周邊諸侯才吃。

後世有不少花裡胡哨的網紅食品,嫌賣米賣不出花樣、不夠奢侈裝逼。就炒作一種華夏流到北美的菰米變種,所謂的“蘇必利爾野米”,號稱五大湖區的天然饋贈,一斤要賣大兩百。

但其實就是茭白種子,也就宰宰抖音上那些虛榮小白而已。

甄宓對於這些東西頭頭是道,蔡琰和黃月英倒是不奇怪,反而她親姐姐甄榮覺得有點不認識一樣,嘆道:

“唉,從小就看出小妹你少年老成,這幾年幫著家裡,做那些改善民生又不怎麼賺錢的營生,也是苦了你了,還要操這些心。”

甄宓嫣然一笑:“閒著沒事才鬱悶呢,能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不是正好麼。而且,就是因為不掙快錢,所以也沒人來爭——這還是嫁過來之後,夫君安慰我的話,我覺得很有道理呢。

那些很賺的生意,我們這樣的人家做,人家還背後說你與民爭利。我們這樣,賺點小錢,也讓百姓用同樣多的地,有更多可選的吃的,也是一件美事。

我還想著,關中養長安還是比較寬裕的,長安周邊百姓,前些年我們只是組織他們儘量種菜、甄家從別處運來糧食賣給他們。

但百姓響應號召的比例終究不夠大,還有自留地種點糧食養點家畜的。唯恐我們家的商隊來得不及時,冬天不能足量賣米,餓到了他們,一定要自己種點才心中不慌。

如今指望伊洛養活未來的雒陽城,但凡人口過了百萬,那就非得好好勸導百姓,一點稻麥都不種,本地蔬菜才夠吃。

養豬羊也得控制數量,只許養吃家裡爛菜幫子老葉子那點量,多的不能讓他們本地養,還是得外地運活畜過來、全部到本地宰殺賣肉,這樣百萬京城百姓的民生才能穩定。”

甄宓說著這些穩定民生的話題,蔡琰和甄榮都不感興趣,倒是黃月英也喜歡統籌雜七雜八的東西,勉強跟著她的節奏討論幾句:

“小妹最近跟著夫君籌劃造新城的事兒,也在鼓搗一些加快營建的奇巧機械。我弄了一種可以用水車驅動轉動的,或者是直接用腳踏齒鏈輪轉動的圓鋸子。

鋸齒就跟普通木匠的鋸子一樣,做成圓鋸片之後就不用往復拉了,可以一個方向一直轉下去,分割木料可快了,造城修屋的木頭加工起來,能便利得多。

這種圓鋸子改一改,以後也可以直接拿來宰殺分割豬羊。說不定過兩年雒陽新城造好,百姓稠密之後,可以開一個屠宰的工場。

聽說司空當初在成都時,就搞出了用水車推動碾米磨面的磨坊,那何不推而廣之,用水力大規模殺豬殺羊呢。要靠外運供應國都的話,可以考慮大批次進貨幷州的山羊。

幷州地勢崎嶇,可以種的田地不多,聽說百姓也多養山羊補貼民生,而且跟雒陽就隔著河內,到時候組織關東的商船走沁水、丹水去上黨太原賣當地短缺的民生物資,買回山羊池鹽,也好供給雒陽。”

甄宓和黃月英你一言我一語,似又討論出一條讓民生商業化的路子來。

原本在漢末的經濟環境下,肉食者也多半隻是自給自足的莊園豪強經濟,說白了都是跟張飛那樣家裡有莊園,然後自己莊園裡養了給莊主莊客吃,百姓很少在流通市場上買肉的。

雒陽之前作為大漢朝的國都,但一直到桓靈時期,周邊依然有很強的莊園自然經濟屬性,城裡吃肉的權貴,都是在城外伊洛平原範圍內有農莊,自己莊子養牲畜專供。

這樣的經濟效率,其實是非常低下的,一來可以吃到肉的人因此極少,規模大了根本供給不起。二來也極大浪費了首都周邊寶貴的田地,沒有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