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番外第23章 漢地十八州,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局、三韓和邪馬臺的現狀、征伐的靡費。

一切情況看起來都不錯,朝廷的財政這些年也確實在一直好轉,休養生息無為而治的思路,也是對的。

如前所述,朝廷的戰爭國債是發行到章武八年(203)為止的,巔峰期在章武五年、六年,後續逐年遞減過渡。

如今已是206年,也就是章武十一年。朝廷已經停發並且轉入全力還債階段的第三年了。

之前算過,不搞擴大工商業和折抵免稅權那些騷操作的話,全力還債也得十幾年,搞了那些操作後,債務總額減計到三百五十億以內,七八年可以還清,也就是到章武十五年左右(211)。

如今還到第三年,還欠二百多億接近三百億。主要是去年對付三韓又花了點,所以那兩年裡只還了六七十億,低於平均水平。

劉備這些年享樂也享夠了,也開始注意節約開支,沒必要的浪費能砍就砍一點,也愈發意識到了無為而治的好處。

所以李素再來勸他擴大對三韓和邪馬臺的移民、建設投入,徹底肅清當地蠻夷的統治,劉備便有些捨不得浪費民力。

劉備指示道:“賢弟為何如此執迷於蠻荒之地,之前朝中已經有諫臣在勸朕提防海外出現割據,朕是相信賢弟為人的,也沒當回事。不過勞民傷財的事兒,能緩緩就緩緩吧。

邪馬臺那種地方,乃至其他連國家都沒有的扶桑蠻夷,羈縻之即可。若是有利可圖,讓他們來互通貿易便是。”

李素便把他的考慮,重新陳述了一遍,說他是考慮到海外的物種交換,可能有重大裨益,如果不派大軍,只是以小規模的探險隊去征服,便不會勞民傷財。

劉備這才有些回心轉意,但還是提醒道:“賢弟這兩年不在朝,中樞政務決於文若、孝直、子敬,其中孝直子敬雖還未升為三公,卻也漸掌尚書檯、侍中實權。

如今太傅新故,朕若是奪情讓賢弟回朝,天下人不會說什麼,但若是隻為蠻夷事務,多少不妥。這樣吧,賢弟身為丞相,肯定是要始終擔責的,所以為太傅守孝期間,也不必去職,依然只算休假,如何?

過個一年半載,其他再說。朝廷這幾年清償舊債的好處,朕也看到了,就再安穩一兩年吧,別的也不用急。你總督數州事務的差事,確實該卸了,到時候再另外給頭銜,算是督師在外。”

李素覺得劉備說得也確實有道理,他只需要劉備支援他開拓扶桑,至於是不是今年,確實不重要,可以拖延。

李素最後又補充了一條建議,那就是希望給大漢設定新的行政區劃。以及等他徹底平定扶桑後,由諸葛亮從之前的督青徐事務,轉為去三韓和扶桑,擔任那些新徵服區的第一任封疆大吏。

劉備好奇為什麼非要選諸葛亮,李素給的理由也很充分:諸葛亮博學多才,最能繼承他的衣缽,學問方面不限於文史經學,更懂算學物理,能實際致用。讓諸葛亮做那兒的地方官,或許能發掘出更多新徵服區和中原的經濟上互通有無的可能性。

實際上麼,李素就是讓諸葛亮繼續找金銀山、發現當地有價值的農作物。這些活兒需要一定的理工科常識,行政主官懂行的話,指揮起工匠和勘測人才做事時,也能事半功倍。

劉備覺得這個也有道理,諸葛亮今年二十六了,之前一直當京官,二十四才外放地方,才當了兩年州級地方官。

要是直接再拉回朝廷中樞,也不利於諸葛亮的成長,畢竟之前魯肅顧雍法正他們,當地方官都是動輒三年一任,幹過至少兩任。

那就讓諸葛亮在青徐幹三年,到日韓再幹三年,到時候對中原成熟地區的地方行政統治、以及蠻夷新徵服之地的夷務歸化,都有所心得,再回來當京官。

諸葛亮之前,有如此閱歷的地方官,也就只有李素本人,以及顧雍了。

顧雍在滇南建寧郡幹過多年,後來還當滇州布政使,早期一直在跟南蠻打交道,後來才來富庶的揚州。

相比之下,連魯肅這方面的履歷都不是很全,魯肅雖然管過交州,可交州當時已經相對滇州歸化一些了,沒那麼多蠻夷事務。

再往下的法正,這輩子也沒接觸過複雜的地方政務,當地方官都是在富庶地區當的,對民間疾苦了解就又下一個臺階了。

法正或許可以當一個一流的謀士,卻不能主政全域性,或許他這輩子仕途的頂點,也就是個類似於監察系統一把手的程度了,比如執掌御史臺。

宰相必起於州部,李素為大漢建立下的這個潛規則,既然是有益的,那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