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城風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1章 差距,娛樂小白進化史,鶴城風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肖淺第二天就被李建國叫到了京城。
這麼大的事兒,韓四平不可能不上報。
“怎麼著,你小子還想一統江湖嗎?”
看著老神在在的肖淺,李建國就氣不打一處來。
他讓韓四平去找肖淺幫忙,沒想到肖淺居然提出了那麼一個野心勃勃的計劃。
國內的關係網錯綜複雜,剪不斷理還亂,就連他這個大部長都沒法一言而決呢,肖淺居然就想著一統電影界了。
李建國決定讓他好好清醒一下,不然非要栽一個大跟頭不可。
一聽這話,肖淺就知道李建國誤會了。
“爸,不是這麼回事兒。”
李建國當然不能跟從前一樣,不管不顧就訓斥。
現在肖淺的地位和能量擺在那裡,最主要的是他歷來做事靠譜。總不能因為是自己的兒子,就不聽人家的意見。
“說說吧,讓我看看,你有什麼高見?”
肖淺自然早有準備。
“目前國內的電影行業,太過於泛泛,卻不夠立體。如果都學著東影這麼搞,那麼到最後必然會各自為政,畫地為牢,反而分散了力量。我和韓總的想法是,在龍頭企業的基礎上,建立起向下的延伸渠道,把電影行業的影響力擴充套件開來,進行最大化的挖掘。”
李建國氣笑了。
“哦,你們和中影把最大的部分給把持了,只讓別人喝湯。你覺得,人家能答應嗎?”
肖淺撓撓頭髮。
“咱給的不是肉湯嘛,又不是菜湯。”
李建國虎眼怒瞪。
“好好說話,我要過硬的理由。”
行吧,過硬的理由肖淺又不是沒有。
“隨著市場經濟的展開,國家對電影市場的逐步開放,目前國內的電影格局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隨著民營資本的入場,原有以各大國有電影製片廠為基礎的運營模式正在向資本競逐的方向轉變。可以肯定的是,在不久的將來,掌握電影市場話語權的,必然是資本雄厚的商業集團。那些電影製片廠只會沒落,最終淪為附庸。在這樣的情況下,未來電影市場上的資源,必然會趨向於集中。”
他給了一個現成的例子。
“即使強大如美國電影,也只有一個好萊塢。沒聽說美國的電影在五十個州遍地開花,各佔一方的。所以今後國內的電影,也只會向京城、魔都兩個地方集中。”
李建國神色轉變,不復剛才的武斷,追道:“你繼續說。”
肖淺把自己的論斷拋了出來。
“電影市場和其他的商業市場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誰掌握了生產資料,誰就擁有主導權。隨著影視產業的集中化,其他的省市地區必然只會變成電影的傾銷地。而東影掌控的江浙滬、中影掌控的京津冀,將會依靠著產品來決定電影市場的秩序。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沒有國家的干預,其他的地區也只能變成二級市場,而不能擁有電影產業的主導權。否則的話,這個市場就會亂了。”
前世的中國電影市場發展,就是漸漸地集中化了。
幾大電影公司都集中在某一個區域內,卻影響著國內電影市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份額。
可前世的電影市場不好的一點是,電影改革不徹底,各個地方都組建了自己的院線和發行,各家自有一番算計。
結果就導致電影拍出來了,製作公司不得不帶著電影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地去跑,一家發行公司、一家發行公司地去談。
這就造成了成本的極大消耗,讓各大影視公司疲於奔命。
偏偏這些發行和院線公司又控制著各地的市場,要價方面下手非常兇狠,弄到最後,最累的製作公司卻收益最少,和改革之前幾乎沒什麼區別。
正是看到了這些,肖淺才重新制定了計劃。
國內不需要那麼多的發行公司和院線公司,有東影、中影兩個龍頭企業足矣。其餘的,可以允許他們組建區域性的小型公司,但是不能擁有話語權。
現在的肖淺是不怕各個地方的人反對的,因為電影產品的生產都在東影、中影以及星光的手中。
其餘的影視公司的產量和質量,完全不能跟這三家相比。
尤其是東影和中影,手中還有引進片的權力。給誰排片,不給誰排片,基本上是一言而決。
那些地方性的影視企業,不讓東影和中影注資管理的話,那就甭想撈到好片子了。
沒電影可放,這些企業除了關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