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4部分,北宋有坦克,大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弊端那就是無法遠洋。
不是說無法遠洋,而是由於其自身的構造,下窄上寬,狀若兩翼,在裡海則穩,可若是進入太平洋這種深海區域,這穩定性就差了,不如福船。
不過,考慮到船隻維修的話,這一點倒是個麻煩。
不僅僅是福船,還有定遠號、揚威號這些。
這幾個船是透過定製系統抽獎來的,而不是自己造出來的,並且這個時空的造船技術也有限,如果在國內沿岸或許還有好師傅能夠維修一些小故障,可如若出海遠洋去了別的國家時路上壞了怎麼辦?
船隻這個東西,壞不壞不在人,而在天?
揚威號從英國返回北洋水師的時候,在海上可沒參與過任何戰鬥,結果在海上的幾個月壞了好幾次……
李初考慮的就是這個問題。
可是很快他就感覺自己想多了。
因為這件事根本就是無解的,既然無解,何必考慮那麼多?
當即,李初就調出了福船的模板。
炮彈的數量有限,不能每次海戰都指望著定遠號跟揚威號的火炮來作戰,那麼作為這隻海軍的中堅主要力量,那麼進攻方式就是靠撞,靠撞的話,福船的材料堅硬度肯定不夠。
硬度不夠,如果用上等木料,這價格就高了。
不如在給福船包上一層鐵皮?
鐵皮?
既然都鐵皮了,為何不直接上鋼鐵?反正這東西在系統定製裡價格算廉價了。
突然,李初又拍了自己的腦袋瓜子。
傻啊。
自己都鋼鐵船了,幹嘛還侷限於福船啊,直接呼叫後世的船隻啊。
於是李初又將定製船隻改成了後世的船隻,可還沒等李初進行改造,光看這個定製幣的價格就嚇到了,四千萬……
四千萬定製幣,怎麼可以這麼貴?
好吧,他明白了。
科技壁壘。
按理說抽到了定遠號了,那麼這科技壁壘肯定也會因為定遠號拉開了,這定製價格肯定會下降很多的,怎麼還要這麼貴?
是了,定遠號是甲午時期的船隻,而後世的輪船則是後世的科技,兩則的動力系統不是一個。
於是李初又退而求其次,又把模型換成了揚威號這種。
按理說,既然定遠號拉低了定製價格,那麼定製跟定遠號同時期的戰船,價格應該不會太高吧?
李初直接整出了一艘揚威號,弄一艘一模一樣的出來。
再看定製幣定製價格:二千六百萬。
為何還是這麼貴?
按理說這個科技壁壘已經算點亮了一次啊,就算價格不下降太多,但是也不至於這麼貴吧?
等等?
李初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那就是武器!
武器的科技壁壘不同於其他,就算壁壘打破了,可是他裡面還有更多個細小的壁壘,不僅如此,越是高科技的武器在定製系統中定製購買的價格最高,比如豹1坦克帶來的壁壘效果,雖然減少了許多,但是價格還是一個天文數字。
於是李初將這艘新揚威號的所有炮管、炮彈、魚類武器全部暫時卸掉後,再看定製價格。
三十萬……
果然!
因為炮彈的緣故,揚威號的價格非常昂貴,可去掉了武器就,就三十萬了……
於是李初把揚威號的數量點上五,再看價格,一百四十萬!這價格就少了十萬!
於是李初又嘗試性的給新的揚威號裝備上一門武器,就他那本原本的阿姆斯特朗10寸主炮。
再看定製價格,七百萬。
擦!
也就是說,這門254mm毫米的阿姆斯特朗後膛炮就值六百七十萬定製幣。
握草!
這,突然間發現這個大意外,李初突然覺得好驚喜。
壁壘,真的破了!
254毫米的膛線炮啊,才六百七十五,李初彷彿看到了另外一個希望。
看來,以後想要組建炮隊的夢想不遠了。
好,很好,非常好!
之後李初又一一測試了揚威號上其他的炮,一門一門的測價格。
最後,李初選擇了保留37mm單管哈乞開斯炮。
這種炮一門的造價就高達了六十萬。
價值兩艘艦了。
不急,慢慢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