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0部分,北洋軍閥史話,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第七師長,可是他所直屬的部隊則有湖南暫編第一第二兩師和第一混成旅。歸他節制指揮的還有協助長沙防務的第十一師(師長李奎元),駐防湘潭的第廿師(師長範國璋),駐防常德的第十六混成旅(旅長馮玉祥),駐防湘東的暫編第一師(師長張宗昌)和安武軍一部分。
衡州和寶慶是長沙的前方兩個重點,張敬堯派他手下的兩員大將,湖南暫編第一師長田樹勳守寶慶,兼長寶鎮守使,第二師長吳新田守衡州。
張敬堯是安徽霍邱縣人,出身是徐淮間的流寇,後來入伍為小兵。癸丑二次革命時,他隨李純入贛任第六師的團長,由此擢升為第七師長。老袁稱帝前,他在北京同興飯館對人揚言說:“大總統做大皇帝,下一道上諭就成了,幹什麼還要研究和請願?”有人把這些語報告袁,袁生氣說:叫這個老粗不要亂講話。可是心裡則喜歡他的憨直。護國軍起,袁派他入川,袁死後,他又向張勳遞門生帖子。復辟失敗,他倒向皖系,成為對南方主戰派的中堅。他是反直系長江三督的主要人物之首,由於他是跟李純起家的,他罵李純最有力量,他的通電大罵秀帥夫子(李純字秀山),以討好於芝老上將夫子(段祺瑞字芝泉)。段賞識他頭腦簡單,所以把湖南督軍寶座送給他。
據說張在督軍任內時,曾文正的曾孫女曾寶蓀在長沙創辦藝芳女學,曾寶蓀的父親是文正長孫老翰林曾廣鈞(重伯)。寶蓀從小就跟英國女教士巴小姐赴英國留學。張竟動念頭到這位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