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部分,北洋軍閥史話,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敵軍事協定,也於5月16日簽字)的氣氛,日益濃厚,主戰派的內部也在自生矛盾。四、國際上則英美在歐戰尾聲中,逐漸恢復對東方的干涉,正在努力扶助反段的力量,以抵抗段系背後的日本。五、最後和最重要的是,在南方已由滇桂兩系軍閥捧出岑春煊為軍政府主席總裁(5月20日),對北方求和的心理比以前更加迫切。而吳佩孚和桂系已經建立了秘密聯盟,企圖利用這個聯盟,來提高他的地位。
徐樹錚赴衡陽訪吳佩孚時,吳請他吃飯,飯後在院子裡一個大金魚缸邊密談,談得十分投機。徐樹錚乃作了一首衡州謠贈吳:
“我來衡州城,我歌衡州謠。衡州湘江流滔滔,衡州之民樂敖敖。民爾樂何如,被頰淚如雨。吾將陳吾樂,請先憶吾苦。吾本鄉老農,爇稻且灌圃。生計殊不惡,小康慰兒女。一朝烽火驚連天,東粵西粵兵器纏。湘中魁傑遍地起,縛籞舉義聲相牽。問其何所事?抗大府命梗且頑。察其何所行?大隊勒輸養兵錢,小隊滷略及豚鮮。長男促去隨賊官,小女走匿託親緣。老妻泣涕垂漣漣,挾其幼子棲深山。自從去年來,日夕那得安。久聞群賊相戒語,吳公兵來勢莫御。吳公何人吾不知,但盼將軍自天下。群鴉暮噪啄人肉,吳公破賊何神速。痴虜膏血被原野,黠者棄城遁荒谷。斬首或迫奔降貸死,吳公之來為民福。馬前瞻拜識公貌,恂恂乃作儒者服。閭巷無復夜叩門,軍令如山靜不紛。流亡略已遠墟邑,安業猶能庇所親。吾男被壞死郊外,陷身為賊亦何怪。妻女生歸繞膝行,人間此樂得難再。吳公愛民如愛軍,與愛赤子同殷勤。吳公治軍如治民,情感信藉由天真。在軍整暇不自逸,雍容雅度尤無匹。靜坐好讀易,天人憂患通訊息。起居有常禮,戟門廝卒嫻容止。筆千管,墨萬錠,看公臨池發逸興。香一縷,酒盈扈,時復彈琴自詠詩。老民幼嘗事書史,古今名將誰及茲。昔祝吳公來,今恐吳公去。願以寇君借一年,悃悃此情為誰訴?為誰訴?留公住!吁嗟吳公爾來何暮。”
徐樹錚雖然很會耍政治,可是這次卻是徒勞無功,他在衡陽和吳談得非常投機,答應補助吳若干軍費,以及發表吳的孚威將軍名義,以交換吳佩孚的完全聽命。卻不料衡陽密談這一幕竟被曹錕知道了,大發光火,認為徐樹錚竟收買他的部下,立刻提出嚴重的質問。而吳佩孚則以為是徐樹錚故意洩漏以使曹錕不恥於吳,使自己無法做人,所以也一下子就翻了臉。
一三八、亦戰亦和
張懷芝和曹錕本來都是激烈的主戰派,忽然產生了厭戰氣氛,曹錕一再請求回直隸養病,5月29日沒有等待段祺瑞同意,就離開漢口,還把第一路司令部全部帶走。30日張懷芝也率領親信徑返山東。這兩位大將在離開漢口之前,曾與王佔元、趙倜、陳光遠、李純交換意見,打算發出一個電報,假口“民生凋敝,不堪再戰”,命令前方“停戰待命”。
段聽說前線將帥公然主和,大為震動,趕緊活動疏通,花了很大氣力才說服他們沒有發出這個電報。雖然如此,段已深感他的陣營中,主戰派全變了主和派了,這是新的主和派,其中三個是原來的主和派,三個是原來的主戰派,現在他們結合起來了。最不幸的是這個新的主和派領袖竟是曹錕。
直軍前線全體將士也聯名發表通電,力言湘省水患滔天,瘟疫流行,兵疲將憊,不堪再戰。同時前線直軍的五位旅長也聯名發表請假的電報,這五位旅長是王承斌、閻相文、蕭耀南、張學顏、張福來。所謂的請假就是怠工示威,五位旅長聯名請假就是集體怠工。
新主和派的出現,顯示北洋派內部的矛盾已經錯綜複雜極了。過去段祺瑞的皖系主戰,馮國璋的直系主和,曹錕以直系大將而參加主戰派,促成了段在馮段之爭中操到勝券的主要原因。現在 ,正當南北戰爭的有利形勢落入北軍手中時,忽然原來的主戰派全部轉到主和派,實在是一樁極大的轉變。由於主和勢力大增,厭戰情緒就像一種流行病一樣蔓延到整個主戰陣營來,連極端主戰的倪嗣沖也不願讓他的安武軍獨當其衝,因此也請求北京把他的軍隊調回休息。
為什麼主戰的將軍們在緊要關頭上竟會主和呢?這也有實際因素,由於張敬堯部隊的軍風紀太壞,使北軍在湖南完全不受歡迎。湖南人民憎惡北軍,使北軍在湖南的處境完全不利。另一方面南軍在抵抗北軍的戰爭主力完全未受損害,尤其是桂軍元氣完全未受傷害,如果北軍進一步打到粵桂邊境,則西南內部自會團結抵抗,則北軍能否勝利實不可知。
段祺瑞在這種情形下,認為再催促前線的北軍進攻是不可能了,因此他決定對湖南改攻為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