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部分,北洋軍閥史話,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派趙春霆為湘南鎮守使,兼湖南招撫清理局局長,派員分途招撫南軍,凡願受撫者,一律改編為“國軍”,官兵仍供原職,凡不願入伍者,準其給資遣散。這是一個很惡毒的分化南軍,尤其是分化湘軍的策略。
段本人始終無意於終止武力統一政策。
就在主和空氣聲勢大振時,一位著名人物龍濟光在廣東兵敗被逐出後,到了北京。龍濟光不能在廣東立足,想跑到北京來找機會,他有兩個目的,一是自吹自擂,說他在廣東還有很大的力量,如果得到有力的支援,打回廣東是不成問題的;另一個是為了要錢,他說曾墊了筆軍餉1000萬元,要求北京政府發還給他。
段對龍濟光極盡拉攏,且想利用他來作為示範,仍然稱他為兩廣巡閱使,給他以熱烈的歡迎。龍濟光向段要求准許在北方招募新兵30營,加以短期的訓練,然後由海道運赴廣東,作為反攻廣東的基本力量。段答應龍濟光在天津設立振武新軍辦事處,發給他一筆軍費和一批軍火。同時大肆鼓吹,說廣東內部有隙可乘,龍巡閱使在廣東仍有潛勢力。
龍濟光在北京高唱徵粵時,閩粵邊境的形勢頗於北軍不利。原來李厚基在段祺瑞的督促下,曾聯合浙軍進攻潮梅,不料受到粵軍陳炯明的阻截,陳軍且乘勢反攻,5月17日粵軍佔領武平和永定屬之蘆下壩,20日佔領上杭屬的峰市,30日佔領永定,31日佔領長汀。6月2日以前,粵軍以破竹之勢完全取得汀州各屬。
段祺瑞在北京又擬定了第五期作戰計劃,是在湖南採取守勢,但在廣東採取攻勢。
6月10日段祺瑞召見舊國會參議長王家襄,段曾詢王究竟有多少國會議員到廣東去?王說:最近又有不少議員到廣東去,因此非常國會可能湊足法定人數改開正式會議。段說:我現在將派45000人打廣東,兩個星期開始攻擊,請你告訴議員們,千萬不要再去廣東。凡是附和南方的,一概格殺不論。
段組閣後,一直沒有到總統府去看過馮國璋,有人告訴段,馮目前仍然還是總統,總理應該去見總統談談。5月31日段破例地到總統府見馮,報告中日交涉已告一段落,並且說今後仍當隨時報告。
6月7日,一直住在天津的徐世昌突然到北京來,他抵京後,倡議馮段合作,同時主張在北洋派內取消內爭,直系皖系的界限應該同時消除。過去人們都說徐世昌是活曹操,馮段交惡時,大家認為徐世昌應該站出來調和,而徐卻躲在天津不肯見人,梁士詒由北京到天津時,亦促徐命駕入京為魯仲連,徐向梁士詒說:“過去黎時代,府院是明爭,我尚能調解,如今是暗鬥,我無能為力,實在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當徐到北京大倡調和馮段之爭時,大家知道北京政局在醞釀新的變化,否則徐不會貿然到北京來的。
徐世昌當然不會毫無目地就到北京來。
這時,皖系又籌劃召開軍事會議,會議主題倒不僅討論軍事,還有選舉總統的問題。曹錕主張這個會議仍在天津召開。至於總統問題,段祺瑞採取了攤牌的意見,建議推舉徐世昌為下屆總統,他自己則表示不做副總統,倘若馮國璋願意退為副總統,他也可以同意,否則他願意和馮國璋同時下野。段出此途,表面上說,是為了團結北洋派,因為徐世昌是北洋的元老,且和直系有很深淵源,徐出山,直系不會反對,段和馮同時下臺,直系也可心平。
督軍團們在天津公推張懷芝為代表,於6月15日到北京,面謁馮國璋,請問馮能不能退而為副總統,馮表示“不為”,於是馮段兩人都讓出了副總統的位子,這一來,曹錕就有希望出任副總統職位了。
6月19日天津會議正式舉行,除督軍團各督軍和督軍代表外,還加了龍濟光。會議一致決定透過徐世昌為下屆總統,並透過繼續對南方進行軍事行動。曹錕是因為副總統已是指日可得,所以由主和轉而主戰,至於張懷芝厭戰是因為想回山東老巢,不料他回到山東後,代理山東督軍張樹元一定要真除,不肯交還督軍位子,他只好揖讓,這一來他便落空了,於是只好向南方找地盤,因此他便也由主和轉為主戰。
張懷芝願意赴南指揮軍事,正好符合當時的需要,因為曹錕既然要當副總統,自然不願赴南方,其他的主戰的大將如張作霖、倪嗣沖等都不願離開他的地盤,張懷芝在北洋派中資格頗老,而他已無廟可依,正好成為段對南第五期作戰統帥的主要人選。雖然張不是能征慣戰的良將,但總比派不知名或資格淺的人來得妥當,於是張懷芝便順理成章地成為南征主將。
張懷芝雖然餘勇可賈,願意擔任徵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