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6部分,北洋軍閥史話,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遺書數言,如斯深切,問舉國朝野奚慰英靈?

在所有輓聯中,楊度的一聯最引人注意,楊度的輓聯是:

魂魄異鄉歸,於今豪傑為神,萬里河山皆雨泣;

東南民力盡,太息瘡痍滿目,當時成敗已滄桑。

楊度是楹聯聖手,他一生可傳的輓聯甚多,可是他挽蔡的這副輓聯,並不高明,這是因為兩人政見立場相對立的緣故,所以他的下聯可說完全是對蔡的成就唱反調。

至於小鳳仙的輓聯則是在莊嚴肅穆的偉人事蹟中的一段小插曲,小鳳仙的輓聯和祭文都是衡州狂士王血痕所代撰。小鳳仙的兩副輓聯,當時傳遍都下,第一聯是: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第二聯是:

萬里南天鵬翼,直上扶搖,那堪憂患餘生,萍水姻緣成一夢;

幾年北地胭脂,自悲淪落,贏得美人知己,桃花顏色亦千秋。

蔣方震在蔡死後,由日本拍電回國,電文說:

“一年以來,公惡衣菲食以戕其身,早作夜息以傷其神。臨終之際,猶以未能裹屍為恨。然蔡公身雖未死於疆場,實與陣亡者一例也。”

蔡的好友丁懷瑾用行動來懷念蔡的遺志——功成不居,長揖歸田。蔡東渡前,丁任四川富順縣長,聞蔡噩耗即辭去縣篆,閉門著書,常以蔡的人格和抱負勉勵其家人子女,他稱道蔡是真正開天闢地的人物。古人說名滿天下,謗亦隨之,可是蔡卻打破了此例,他的成敗生死,不論是友是敵,是新是舊,莫不對他由衷稱道,理由很簡單:蔡以天下為己任,卻不以天下為己。

一○一、府院不和黎段水火

黎元洪的一生,是幸運也是不幸,他在辛亥起義時糊塗地做了民國元勳,又在袁世凱稱帝失敗後,莫名其妙地坐上了總統寶座。袁世凱在做民國總統時,感覺到做得很不舒服,因此逐漸產生了總統不如皇帝的錯誤觀念,一念之差演成“洪憲稱帝”的悲劇。黎元洪則是在總統任內沒有過一天舒服的日子,因為黎、段之間勢成水火,遂致總統府與國務院之間也無法調和。

黎、段兩人有新仇,也有舊恨,舊恨是當黎以副總統身份兼領湖北都督時,段奉袁的密令以綁票方式來武漢,押他上火車,結束了黎在湖北的局面,從此黎在北京做了袁世凱的政治俘虜;新仇是段雖擁黎繼任總統,可是在袁死後段去見黎時,一言不發,面孔冷酷有如對待一個陌生的政敵,加上張鎮芳又從中挑撥。張鎮芳是袁臨終時四個接受顧命大臣之一,可是段祺瑞卻最瞧不起張,由於張是袁的表弟,洪憲帝制時,張在大典籌備處辦事,貪汙舞弊,所以段經常罵他是“黃帶子”、“掌櫃的”。張自然也恨段入骨。黎繼任總統後,張在黎的軍事智囊哈漢章面前放了一把野火,他說:“我們在項城(袁)的靈前討論總統問題時,老段反對黃陂(黎)繼任,是東海(徐世昌)竭力促成的。”這句話很讓黎相信,所以黎非常恨段,對徐世昌則有好感。

至於段呢?壓根就瞧不起黎,因為在清朝時,段曾做過統制(等於師長地位)、軍統(等於軍長地位)和提督,並且署理過湖廣總督,可是黎那時才不過是一個協統(等於旅長地位);到了袁世凱時代,段則是北洋系首屈一指的大將,而黎雖是副總統,在段眼中,不過因緣時會,竊取辛亥革命果實,到北京後只是個政治俘虜;袁死後,黎的總統是段一手“提拔”起來的,如果段不支援黎,黎根本登不上總統的寶座。他在袁死的當天晚上告訴黎派來探聽訊息的張國淦說:“我姓段的支援黎,就是一句話,不會讓姓黎的落空。”

因為段有這些觀念,所以完全不把黎放在眼中,黎則看段有如芒刺在背。黎、段之間便因此無法諧合。

黎接任總統後,對當時的各項問題由不問而要問,由要問而多問,他認為小事可以不問,大事必須過問,這對段是無法忍受的。段本已苦於國會給他的困擾,使他不能獨斷獨行,再加上黎元洪遇事總是掣他的肘,使他感到非常受不了。他有時向他的親信抱怨說:“我是要他來蓋章簽字的,不是請他來壓在我的頭上!”

段擁黎為總統只是叫他蓋章,這一點可以從段的秘書長徐樹錚的一句話中證實。有一天徐樹錚拿了三個人事命令到總統府請黎蓋大印,黎偶然問到這三人的出身和歷史,徐樹錚就很不耐煩地說:“總統不必多問,總理早已研究清楚,請快點蓋印吧,我的事情還忙得很哩。”黎聽了這話真是氣得頭上要冒出火來,他臉上發青地對手下人說:“我本來不要做這樣總統的,而他們竟公然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方神第二部

莫再講

宰下不約

冰靈龍果

夢幻西遊:壕壕壕壕壕壕壕壕壕壕

請你吃一發風雲變色

黑淵

車水馬龍01

超級法寶合器

津股巡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