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6部分,北洋軍閥史話,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無總統!”
黎任總統後調張國淦為總統府秘書長(後來張辭職,改由丁士嶧),以林長民、賈壽坤、雷豫釗、歐陽葆真、劉遠駒、張則川、瞿瀛、施泰祺八人為秘書。軍事幕僚有哈漢章、金永多、蔣作賓等。
軍事幕僚們經常建議黎必須掌握兵權,他們的理由是:“責任內閣制是指政治而言。軍事方面總統既然是全國陸海軍大元帥,就不能不管軍事,大元帥沒有軍權,總統有什麼做的價值?”這些話黎很聽得進去,他把自己的總統地位和袁世凱做總統時候一比,覺得袁當時何等威風,自己今日何等可憐,自己雖不想大權獨攬,可是要制止軍人的跋扈擅專,則應該把軍權抓在自己手上。黎這個意圖和段完全對立。段認為袁世凱當年最大的錯誤就是成立“全國陸軍統率辦事處”以集中軍權,段的解釋是:他以內閣總理身份而掌握全國政權,又以陸軍總長身份而掌握全國軍權。段今日的地位是建築在軍事獨裁上,他之所以能控制住北洋系,就因為他有軍權,如果讓總統管軍權,他豈不是手無寸鐵,總統一紙命令就可以撤換了他嗎。所以這一點他是誓死必爭的。
當陳宦帶了一師部隊離開四川時,黎的軍事幕僚擅自打了一個電報勸陳宦自動解散軍隊,陳宦居然不向內閣請示就奉總統命而行。段為此恨黎的幾個軍事幕僚入骨入髓,他公開指哈漢章、金永炎、黎澍、蔣作賓為府中四凶。段認為黎竟然過問到督軍問題(陳宦督湘是黎所堅決主張的),以及解散北洋軍隊,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段一直要對付陳宦,“殺雞給猴子看。”
民國元年宋教仁所致力且因此而喪生的理想——責任內閣制,到了袁死後,竟在段祺瑞組閣時實現。因此,這一期間的總統府和國務院的權力,恰恰和袁時代相反,黎雖能忍讓,可是也有限度。段的強項,在袁世凱末期已表現出來,他對袁都敢使氣,何況他平素就瞧不起黎元洪,如今兩人共事,他更不把黎放在眼中了。
北洋時代軍閥割據局面,是逐漸形成的,其實憑心而論,袁並不願見軍閥割據,尾大不掉。無奈軍人霸佔地盤後,袁的利益和他們的一致時,他們就奉行命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