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四十一章 眼紅,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無奈的說道。
楊玉環隨意的拿起一份奏摺,開玩笑的問道:“三郎,這些我能看嗎?若是能看的話,我可以讀給你聽。”
“后妃不得干政,你都忘了嗎?”
李隆基一本正經的說了一句,然後笑道:“哈哈!都不是什麼大事兒,也不用讀了,看完告訴我什麼意思就行了。”
楊玉環翻開閱讀了一遍,看到落款,開口說道:“三郎,這是鐵路局的魚朝恩的奏摺,他也學著大臣寫起奏摺來了,看這字跡不像是他寫的啊!一定是找人代筆的。”
“找人代筆?哼,這可是欺君之罪,對了,這奴才已經好多天沒進宮向朕彙報鐵路局的情況了,忙的可以啊!”
李隆基倒也不是真的怪罪,就是隨口說狠話罷了,頓了頓,開口說道:“魚朝恩都寫了什麼?他對千里傳音有何見解。”
楊玉環笑了笑,開口道:“三郎,這魚朝恩前面一半的內容都在哭訴,說他幹鐵路局的工作實在是太苦了,各條幹線的火車都不夠用,好多商人都快要把他給吃了,後面倒是有意思,他說要是萬里傳音計劃成功,他要給每個車站都配備這樣的裝置,如此,調撥火車的效率就會提高很多倍,車速也能夠進一步提高,可以極大的緩解鐵路運力不夠的難題,降低商人們的不滿,通篇文采斐然,寫的倒還真的是不錯啊!”
“哼,這個魚朝恩,找了一個好書生啊!可找的書生越好,他就越是露餡啊!”
李隆基嘲笑的說了一句,開口道:“鐵路運力跟不上是很正常的,以前商人們的貨物全部都用馬車運輸,現在一下子全部要用火車來運,這哪裡會夠用,只能是慢慢增加火車了,不過,這裡面寫的也很有道理,若是能夠及時溝通,調撥的效率就大大的提高了,確實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
“三郎真的相信,萬里傳音計劃能夠成功?”
楊玉環還是覺得有些玄乎。
李隆基很自信的回答:“我相信李安這小子,火車都能搞出來,萬里傳音自然也不在話下,不過,他說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我們不能著急,要慢慢的等才行。”
楊玉環笑了笑,又拿起了一份奏摺,簡單的瀏覽了一下,看到落款之後,開口笑著說道:“陛下,這是一個叫郭子儀的邊關老將的奏摺,他說的倒也直接,就是讓朝廷優先給他們配備萬里傳音的機器,而且,一開口就要八十套,他說邊關非常需要這樣的裝置,可計劃還沒成功呢?他怎麼直接開口就要,難道訊息傳到邊關之後就變了。”
“不是訊息傳錯了,是這個老滑頭故意的,想的倒美,這還沒有研究出來呢?他就預定八十個,若是每個邊關都給這麼多,那朕要給多少啊!如此厲害的機器必然金貴的很,肯定是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了。”
李隆基立馬就明白,郭子儀這是要預定,一張嘴就是獅子大開口,如此,就算他打個折也是不少的數量,而對於這種裝置在邊關的巨大作用,他自然是非常清楚的,只是大唐的各部門和邊關太多,都這麼獅子大開口的話,數量肯定遠遠滿足不了,就比如火車一樣,各條線路都在爭奪,而數量的增加卻遠遠滿足不了需求,甚至,增加的火車數量,都不能抵消商人貨物的增加量,造成越來越緊迫的局面,讓很多沒有關係和後臺的商人,不得不放棄有鐵路線的商業運輸,轉而去做沒有鐵路線區域的商業,也有的不得不損失部分利益,去給後臺硬的大商人提供短途運輸,以養活自己。
交通的快速發展,必然能帶來財富的增加,但同時也會帶來巨大的貧富差距,有能耐有資源的人,可以迅速的致富,而且富的流油,而沒有能耐和資源的人,就過的相當的清貧了,這個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事情,最多也就是朝廷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控,從而緩解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擴大。
人都是貪心的,而且是貪心不足,很多有後臺的大商人和貴族勢力,幾乎壟斷了鐵路運輸,讓自己貨物能夠優先上火車,從而可以更快的抵達市場,為自己掙取利益,但這其中,最大的利益,卻是鐵路運輸本身,也就是朝廷組建的鐵路局,這個機構負責鐵路的運營和管理,以及收取商人和旅客的運輸費,是掙錢最厲害的部門,所以,很多人都在盯著這塊肥肉。
朝廷把鐵路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也是為了能讓鐵路獲得的利潤支援國庫,這樣對朝廷是有很大好處的,可很多貴族看著這麼大的一塊肥肉,心裡就總是比較惦記,總想著去搶奪朝廷控制之下的鐵路局,哪怕只是一個支線運輸也不錯。
當然,這些貴族不會明著去搶,也搶不走,他們只會暗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