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四十一章 眼紅,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裡使絆子,蒐集魚朝恩等鐵路局人員的貪腐行為,並把鐵路局目前遇到的運力不足等問題,推給這些管理者,認為是朝廷的貪腐和低效率,導致了鐵路線運力的緊張,若是能把各條鐵路線劃歸私有,那麼,這些問題就能更好的解決了。
這些貴族為了自己的利益,去搶奪朝廷的利益,這是非常自私的表現,但這其中,所找出的很多例子,確實也是實情,魚朝恩與一大幫手下,卻是貪了不少,就算是一個小小的站長也都富的流油了,這是事實,運力緊張與他們的低效率似乎也有一定的關聯。
但若是真的把鐵路線交給私人,那麼,以後鐵路的收益,就要被這些貴族瓜分了,朝廷的國庫就要失去源源不斷的財富供應了,這對於大唐朝廷來說,自然是非常不利的。
鐵路局高層的貪心問題,確實給這項事業造成了一定的損失,可鐵路系統的收入確實是非常的高,朝廷不能因為有部分貪腐問題,就把這麼掙錢的專案交給私人去管理,這樣,朝廷的利益就被私人拿去了,如此,一旦朝廷遇到麻煩,後果就相當嚴重了。
明末時代的教訓都已經擺在那裡了,任何人都看得見,因為朝廷沒有資金了,沒有辦法招兵買馬,而內憂外患又是不斷的發生,如此一來,國家就逐步的滅亡了,若是有資金的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
正是因為考慮到這一點,所以,自古以來,利潤比較大的鹽和鐵都是朝廷負責專賣的,普通人絕對不可以插手,否則就是很嚴重的大罪,目的就是為了充盈國庫,而李隆基顯然也明白鐵路利潤的重要性,所以,儘管收到了很多抨擊鐵路局貪腐和效率低下的問題,可他就是不為所動,既不去逮捕魚朝恩等人,也不提鐵路私有化的問題,就跟沒看到這些奏摺一樣,不得不說,皇帝還是很厲害的,知道對於一個帝國來說,什麼最重要他最清楚了。
楊玉環一連讀了好幾份奏摺,幾乎都是與萬里傳音計劃有關聯的奏摺,不過,因為這個計劃還沒有成功,所以,李隆基的態度就是兩個字‘扔掉’讓身邊的小太監把楊玉環讀完的奏摺全部扔到,反正他已經聽完了,也沒有什麼值得去處理的,不給大臣回應就是最好的回應,至於日後如何安排這個計劃,那也要等實驗成功了才能開始繼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