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三十一章 城牆,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動用了部分機械,比如隸屬於大唐軍方的挖土機,這些挖土機一鏟子下去所挖的泥土比幾十個士兵挖的還要多很多,另外,挖好的泥土,若是用人力搬運也是很耗費力氣的,聰明的工匠馬上就想到了好辦法,搞了個簡易的輸送帶,挖好的泥土直接放入輸送帶,人力踩著輸送帶,將泥土送入兩片薄牆之間,然後再由人力或者機器,將泥土推到需要的地方,並用腳壓實,最後用機器壓實。
大量的人力,少量的機械,以及工匠的聰明才智,這些結合在一起,讓建設城牆的工期縮短了很多,幾乎是一天一個樣,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就把大部分的城牆建設好了,估計在十日之內完工是毫無壓力了。
其中,有一段城牆完全建造完畢了,也就是城池北門的一道城牆,這一段城牆建造的時間不是最早的,但卻是最早建設完成的一段。
這個部分的城牆建造的速度最快,不是因為地理位置好,也不是因為這裡的工匠更努力,而是李安對這一段最重視,調集了更多的工匠人力,所以,自然能夠最早建設完成了。
城牆的外面是光禿禿的,但在城牆的內部,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個能讓人登上城牆的梯子,城門左右兩側各有一個,也是最大最寬的梯子,其餘部位的梯子就比較簡陋和小巧了,只要能滿足讓士兵登上城牆就可以了。
圍繞內城牆的邊緣,還建設有不少的房屋,這些都是給戍守城牆計程車兵準備的,平時士兵可以在這些房子裡休息,一旦遇到緊急情況,休息計程車兵可以很快增援城牆,還有部分房屋裡儲存著守城物資,比如刀劍和箭矢,滾木,礌石這些物資,更有大型的守城器械,平時若是放在城牆上,很容易會被太陽和雨水侵襲而損害,放在城牆下面的房屋裡,無疑可以提高使用的壽命。
李安帶著麾下的文武官員,很快就抵達了北方的城牆,並從城門位置的寬大梯子走上了城牆。
與建造城牆一樣,梯子也是用泥土建造的,只要外壁和表面是磚塊,磚塊下面全都是泥土,不過,因為壓實的比較緊密,所以,完全不用擔心梯子會損壞。
泥土最怕的就是雨水了,因為雨水可以把泥土沖走,所以,為了防止城牆和樓梯下面的泥土被雨水沖走,所有磚塊之間都塗抹了水泥材料,而且,塗抹的很均勻很細緻,沒有絲毫的漏縫,如此一來,雨水就不會進入磚塊的下面了,也就不會沖垮磚塊下面的地基了。
磚塊鋪設的很整齊,踩在上面也很是舒坦,李安感受了一下,心裡非常的滿意,並一步步走到城牆頂部。
城牆頂部地面的磚塊鋪設的非常到位,看了讓人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感受,女牆是靠外的短牆,有射擊口和了望口,靠內也有小牆,不過,因為敵人是在外面的,所以,靠內的小牆建造非常低矮,只有半人高,連女牆一半的高度都不到,站在城牆上,可以輕鬆的看到城內的所有情況,但若要看牆外的景色,那就要透過了望口和射擊口了,因為女牆的高度比人的身高要高一些,會擋住人的視線。
李安走到一處瞭望口向外看去,正好能看到外面的水泥路面,還有一側正在幹活的工匠,水泥路已經可以使用了,如此,另一側的地基也開始鋪設水泥路了,用的就是北方二十里的水泥工坊生產的水泥,這樣就近取材,建設的速度和成本就會非常的有利了。
城門的上方自然是城門樓了,自古以來,凡是有城門的地方,一般都要建設一個城門樓,一個是比較美觀,從遠處看過去比較霸氣,另一個也可以給守城的校尉休息使用,讓守城的官兵有個乘涼的地方,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城門是城池防守最薄弱的部位,外敵攻陷一座城池,一般都是從攻破城門開始的,所以,城門位置的防守,一直都是最為重要的,防守的措施自然要比城牆要多一些,除了女牆部署兵馬之外,城門樓上也要部署兵力,滾木擂石從女牆扔下去的殺傷人,與從城門樓高處扔下的殺傷力是絕對不一樣的,更高的城門樓可以給滾木礌石更高的勢能,從而極大的增加滾木擂石的殺傷力,給敵人更加致命的攻擊,若是部署弓箭手的話,從城門樓上射擊,攻擊的距離和弓兵的視野都會很好。
正常的城門樓都是兩層的居多,但在一些重要的城池或者關卡,城門樓就比較高大了,可以是三層以上的城門樓,甚至更高更大。
李安並不太看重城門樓的防守作用,而且,工期也比較緊張,所以,安竺城的城門樓只有上下兩層,是最普通常見的城門樓規格,建造起來機會沒有什麼難度。
古代的城門樓大部分都是使用木材建造的,而木材的強度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