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一十一章 財政平衡點,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太少了,可能連現在的十分之一都達不到。

“上次不是都說過了麼,只要每天都能看到李侍郎,我就非常開心了,正因為日後不能經常承接雨『露』,所以,現在才要更加抓緊才是。”

李曉『露』非常大膽的說道。

李安笑道:“怪不得你這幾日如此的黏人,原來是知道自己日後的機會越來越少了,想趁著此時這個好機會多享受一番。”

“嗯嗯嗯,就半個月了,李侍郎要天天陪著我,可好。”

李曉『露』趁著李安舒坦的時候,開口邀寵道。

李安非常高興的說道:“好好好,非常的好,天天寵幸,你也不怕被淹死,哈哈哈!”

慶祝一夜之後,李安並沒有急著離開直布羅陀,他還要休整兩天的時間才會離開這個大唐最西端的領土,除了休整之外,李安還需要親自過問港口的防禦建設。

畢竟,這裡的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簡直就是大唐帝國在最西端的橋頭堡,是絕地不能失去的地方,防禦做的好的話,可以保證永遠都不會被攻破,更能夠極大的減少守軍的傷亡,總之,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人都會認為,只有弱者才會拼命的修建防禦設施,而強者更願意主動進攻,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有時候情況恰恰相反,強者更喜歡堅固的防禦設施,而弱者卻不願意修築任何防禦。

比如,在苦難的抗戰時期,小鬼子在華夏大地佔據了極大的優勢,屬於比較強大的一方,但他們卻在後方修築了太多的防禦建築,各種炮樓遍佈華夏大地。

而處於絕對弱勢地位的華夏軍民,卻很少去修築堅固的城池,這是因為,強大的小鬼子修築炮樓防禦之後,待在裡面基本可以保證無後顧之憂,華夏群眾武裝根本就無法攻克這些堅固的防禦炮樓,所以,在他們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就非常喜歡建設這些防禦建築。

而華夏軍民就不一樣了,他們就算建設堅固的防禦碉堡,也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小鬼子有大量的火炮,完全有能力把碉堡給摧毀,若是士兵躲在裡面就沒有活路了,簡直就是敵人的活靶子。

正是由於強勢一方的小鬼子,攻擊有火炮,防禦不怕火炮,所以,他們才能在華夏的土地上囂張橫行,而抵抗的華夏軍民,又有沒有攻擊的火炮,攻擊的時候不能破壞炮樓,防守的時候有碉堡也是活靶子,所以,自然也就沒有必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來製造防禦建築了,多造槍炮和炸『藥』類的武器,才是華夏軍民取勝的關鍵。

而此時的大唐,擁有強大的攻擊能力,而所要面臨的所有可能的對手,都沒有強大到足以摧毀混凝土的裝備,所以,大唐兵馬在駐守的地方修建防禦設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用最小的兵力,守住最重要的位置。

當然,李安不會僅僅留下防守的部隊,還要留下許多官員和各方面的人才來經營港口,如此好的港口,若是僅僅為了威懾周邊而軍事存在,那就成了大唐帝國的負擔了,畢竟,再少的軍隊也是要耗費國家財政的,若是為了守住這個地方耗費財力卻不能從這個地方獲得足夠的好處,也就是純支出無收益,那麼,存在的意義就會降低。

華夏的很多王朝,之所以會放棄邊遠地區,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在某些地區的存在,極大的拖累了中央財政,因為不少偏遠地區的民風比較彪悍,生產力比較低下,能夠繳納的稅收很少,若是隨意增加稅賦,則會激起民變,朝廷還要調集大軍前去平叛,損失就更大了,而一個朝廷需要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若是遇到災年,朝廷入不敷出的時候,就會考慮把收入低但支出太大的土地給放棄掉,或者把那裡的官員和軍隊全部撤走,讓當地的豪強自己去管理,只是在名義上服從朝廷就可以了,如此,可以極大的減輕朝廷的負擔。

也就是說,一個王朝的物理邊界,取決於這個王朝的財政平衡點,一般在帝國的核心區域,收入必然是大於支出的,而在邊界等遠離帝國核心的區域,收入就遠遠彌補不了支出了,但只要朝廷還能撐住,一般就不會選擇放棄,可若是朝廷財政逐步緊張,那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只能選擇放棄部分耗費財政太大的土地了。

比如,當今的大唐朝廷,在李安推動工業化之前,財政顯得頗為緊張,北方的幾個受降城,以及安西和北庭,都是大唐朝廷的嚴重負擔。

畢竟,這幾個地方都是荒無人煙的地區,所能為朝廷提供的財賦極其的有限,但同時這幾個地方又都是遠離大唐核心地區的邊境,隨時要面臨敵對之國的進攻,為了維持這些地區,就必須在這些地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巔峰聖武

亂世統帥

凌天圖

粘豆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