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普通老百姓的出行方面修築的,只要道路修通,所有人都是受益者。
正因為所有人都是受益者,所以,所有人都要有所投入,朝廷的投入無疑是最大的,那麼多的鐵軌和建設機械都是朝廷提供的,這些都是需要龐大的國庫支撐的,老百姓提供不了材料和機器,也提供不了金錢,但老百姓可以出力,光有材料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幹活的勞動力才行,而老百姓就是可以出力的人。
另外,商人也是受益者,尤其是鐵路沿線的商人,都會因為鐵路受益,所以,當修築的時候,商人也要力所能及的捐點錢,或者捐點實用的東西,在老百姓食物短缺的時候,捐點糧食供應修路大軍,這些就是商人需要做的事情。
總之,所有因為鐵路而受益的人,都要為修築鐵路有所貢獻,任何人都不能逃避,只要是有能力的人,都要或多或少的做出自己的貢獻,甚至,很多時候,十歲的孩子和婦人也都上陣了,家中剩下的就只有老人和十歲以下的孩童了,這幾乎是民之力了,若非如此,也不可能緊張的如此迅速,在機器缺乏的情況下,使用大量的人力,也是可以彌補機器不足的,在擁有黑火藥之後,在山間修築道路也沒有那麼難了,效率比之前提高了不止一星半點,沒有炸藥的時候,需要用鑿子,一點點的鑿山洞,而在擁有了黑火藥之後,只需要鑿開一個小孔,把炸藥放入其中,轟隆一聲就可以炸開好大的一片,效率的提高是非常明顯的,只要捨得成本,將一座山部炸掉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在黑火藥足夠的情況下,完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將一座山給炸平。
當然,使用炸藥的時候,也是要考慮成本的,一座不太大的山峰,礙事了可以炸掉,可若是太大的話,最好還是不炸的好,因為成本太高了,修築鐵路也是需要考慮成本的,成本若是太過於高昂的話,那就有些承受不起了,所以,南詔境內的考察至今沒有結束,就是因為南詔的地形太崎嶇了,需要在很多山巒上炸開一個接一個的道路,這個成本可想而知,而每多一條隧道和一座過河大橋,鐵路的安性就要危險一分,隧道塌方和橋樑斷裂這些都會造成整條線路的癱瘓,而南詔境內的地形就是如此,地形太糟糕了,就算是蜀中,也只是比南詔要好一些而已,地形也比較的糟糕,所以,修築起來非常都會耗費資源和人力,若不是蜀中百姓被動員起來,真的很難想象會修到什麼時候。
對於在境內修築鐵路,南詔王室是樂意的,雖然這樣一來,南詔受大唐的影響就會更大,獨立性就會有所缺失,但所能帶來的巨大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南詔地形非常糟糕,這導致其境內的商業很難獲得良好的發展,而商業不發達,國家就不可能富裕,沒有商業的刺激,老百姓的積極性很難被調動起來。
要想提高南詔的富裕程度,就必須要重視商業,而商業要想發達,交通條件的改善是必須的,沒有良好的交通改善,商品是很難進行運輸的,商業根本就沒法辦法獲得良好的發展。
自古以來,統治者都是重農抑商的,南詔自然也不例外,可是當他們看到大唐鼓勵商業之後,所獲得的巨大成就,內心就很不平靜了,他們的認識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已經認識到商業對於繁榮的巨大作用了,另外,南詔境內也有很多大唐熱銷的土特產和礦產,這些資源若是用牛馬運到大唐,光是運費就很嚇人,成本太高了就沒有競爭力了,而若是南詔境內修通了鐵路,那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大量的土特產和礦產資源,都可以低成本的賣入大唐,從而給自己帶來巨大的現實利益,可以讓南詔變得更加的富裕。
而之後把鐵路繼續往驃國延伸,南詔能獲得的好處就更大了,驃國的土特產要想輸入大唐,必須要從南詔境內透過,收點過路費還是不過分的,另外,驃國的很多產品也能更廉價的賣入南詔,從而給南詔帶來很大的好處。
鐵路是大唐修建的,鐵路改如何使用,利益如何分配,道路如何修建,這些當然是大唐說了算,但若是在別國修築鐵路,別國肯定也會提出自己的條件,具體如何分配利益,這個是需要好好談的。
比如,鐵路完由大唐修築,日後的維護也是大唐負責,則南詔王國就不能獲得任何利益,而若是南詔提供海量的勞動力支援修築,那就能獲得部分收益,若是南詔肯給點資源和資金的援助,日後獲得的利益就可以更高一些,而南詔究竟願意付出多少,又該獲得多少好處,這些都是需要雙方好好談談的,目前也正處在談判的階段,而且,已經初步達成了共識,還有一些細節和要求需要繼續談,道路的選擇也有分歧。
大唐對於修築南詔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