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道。
“百倍好,還是百倍好,一百倍的速度,一臺機器就能達到我們這裡一百臺石磨的能力了,速度越快越好啊!”
蘇小管家開口說道。
李安看著這些正在幹活的工匠,突然感嘆的說道:“機器若是造出來了,這些幹活的人只怕就要失業了,只有少數人能夠留下來,本官這是做好事呢?還是在做壞事。”
說完看向蘇小管家。
蘇小管家連忙說道:“當然是好事了,現在京城到處都是工坊,只要不是懶漢,總能找到活兒,養活自己和家人是沒有問題的,李侍郎就不用為他們考慮了,嘿嘿!”
這個小管家說話的語氣,很明顯的有鄙視幹活人的意思,自古以來,任何時代都有很濃重的尊卑觀念,地位高的人就是尊,而地位低的人就是卑,這也是古代的統治者為了奴役人民,讓人民不會因為不滿而反抗,所以才弄出了這麼一個洗腦思想,而效果自然也是槓槓的,在吃飽喝足的情況下,老百姓很少有反抗的,都老老實實的做朝廷的順民,除非實在活不下去了,才會揭竿而起,而且,還不是老百姓自己揭竿而起的,而是某些裝神弄鬼的神棍,把自己虛構成新的尊者,並給予老百姓很多承諾,這才把這些實在活不下去的老百姓組織了起來,形成了改朝換代的武裝力量。
李安自然也知道,機器取代人工是大勢所趨,所以,也是不會為了這些人的生計而停止研究機器的,而且,還要加快研究更多更實用的機器,讓大唐帝國可以發展的更快更迅速。
“看來你們確實挺急需稻穀脫殼機器的,這樣的稻穀脫殼工坊,在京城大約有多少?”
李安開口問蘇小管家。
蘇小管家愣了一下,開口說道:“回李侍郎,小人也不是非常清楚,但大體的情況,小人自認為還是瞭解的,大大小小的稻穀脫殼工坊,估計不低於一百家,比我們蘇家的工坊規模還要大的,一定不超過十家,城外稍遠一些的地方可能還有一些小的加工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