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小貪一些的行為,李安一向不以為意,因為將士們在邊關確實很辛苦,多給點好處也是應該的,這都是人之常情,只有將士們的待遇好了起來,他們才能更盡心盡力的為朝廷效力,此次發行如此多的財寶,自然也拿出一部分獎勵給將士們。
“馬賊丟下部分財寶,如此一來,行動的速度比如可以提高不少,或許,明後日就能抵達此處,全殲馬賊就在眼前了。”
老郭激動的說道。
李安點頭道:“說的沒錯,不過,最好還是全部俘虜,讓我方沒有任何傷亡,我們廢這麼大的周折,不就是要實現這個目標麼,我相信馬賊經過一連串的失敗,還有旅途的奔波,應該已經沒有銳氣抵擋我官軍的衝擊了,只要我們全軍突然衝出,他們立馬就會投降,這樣我們就能完勝了,這將是創造歷史的大勝,而我們就是創造歷史的人。”
對於接下來有可能發生的生氣,李安幾乎不存在絲毫的懷疑,他相信這些疲累了一路的馬賊,是絕對沒有勇氣向官軍發起攻擊的,他們能不嚇得尿褲子就不錯了。
如此大費周章,一個是為了追求零傷亡,還有就是李安太無聊了,想在北邊多玩玩,看看大唐的好山好水,另外,也很想看看馬賊們被戲弄的樣子,他們一直不出手,給了馬賊們一些希望,可最終這些馬賊會發現,他們的希望還是破滅了,他們不可能逃出生天,到河東一帶逍遙快活的,他們不能如此奢望。
“此次剿滅完馬賊,李侍郎是不是就要離開了?”
老郭突然略帶傷感的問道。
李安想了一下,覺得自己來北邊也有一些時日了,這一次全部搞完馬賊,似乎又要到了回去的時候了,還真有些捨不得,可捨不得也沒用,該回去還是要回去的,京城還有很多部門非常需要李安的幫助,尤其是科技部門,離開了李安之後,就跟丟了魂似的,幾乎所有的科研專案都陷入了無法進步的境地。
這也不能怪這些人才,因為他們所掌握的知識都是李安胡亂教授的,並沒有太嚴格的系統性,好多地方都有斷層,就好比一個武林高手,在修煉一本殘卷武功的時候,是很容易走火入魔的,稍有不慎就會走火入魔,又或者一個經常請假的學生,因為缺課太多,所以,學習很是沒有系統性,考試的時候,只要題目裡面有任何一個知識點是他所不知道的,那麼,這道題他就做不出來,而對於科研來說,情況就更為嚴重了,只要稍微有一丁點的知識偏差,那麼,這個研究就很有可能會做不出來,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情況,所以說,科研是非常嚴謹的,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馬虎,任何馬虎大意的人,都是不能幹科研的,否則,所要付出的代價就太高了。
“是啊!是該離開了,不過,說實話啊!還真是有些捨不得,雖然人人都說邊關的日子很苦,可邊關也有邊關的好處,那就是活著比較輕鬆一些,不用擔心自己言行失當而被彈劾,也不必應付太多的無聊應酬,總之,是一個適合養老的好地方啊!在邊關隱居倒是不錯的主意。”
李安開口說道。
他不是真的想隱居,只是要表達一種心情而已,也就是那種想要一個人靜一靜,沒有不相干之人去打擾自己的奇妙感覺,在城市裡生活的人,尤其是在大城市裡生活的人,一般都會有這種感情,因為住在城市裡,被打擾的機率實在是太大了,有時候,不知不覺的就被人打擾了,而有時候為了交際的需要,還不能把人給趕走,這真的很是糟心。
在這種情況下,人很自然的,就會產生一種想要逃離現狀的想法,也就是想要去沒有人認識自己的地方,靜靜的待著,不與任何人聯絡,也不想被任何人找到。
隱居的思想由來已久,晉朝的陶淵明就是一個非常有名的代表,在這之後,效仿著比比皆是,很多裝逼犯都開始學會隱居了,有些是有真才實學的,被人稱為隱居之人,可也有一些人啥能耐都沒有,也學著別人去隱居,簡直就是沽名釣譽,或者是想要走終南捷徑這條路了。
因為自古以來,有好多有志之士,也就是有大能耐的人,都喜歡隱居的生活,如此,一個人去隱居,就會給人一種非常高深莫測的印象,讓人覺得這個人好牛逼,甚至連帝王都會這麼覺得,如此,很多帝王就會親自去拜訪在終南山的這些隱居高人,把他們請來為自己統治江山,做自己的左膀右臂。
而很多找不到門路的飽學之士,覺得這也是一條不錯的晉升之路,於是就也學著別人去終南山隱居,最終有好多都獲得了帝王的青睞,從而順利的進入官場,走上了一條他們夢寐以求的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