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莊大道。
因為在古代的時候,訊息是非常閉塞的,資源也非常的稀缺,貴族把持著幾乎所有的社會資源,如此一來的話,有很多有才能的人,就會出現無處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也就是你的能力再高,但若是不被任用,那也是白搭,尤其對於讀書人來說,被朝廷任用更是極其重要的謀生手段,若是自己辛辛苦苦的十年寒窗苦讀,最後卻沒能為朝廷效力,沒有為自己謀取一官半職,那這十年就等於是白讀了。
歷史上很多讀書卻沒能被朝廷任用的官員,最後都變成了非常貧窮的人,甚至比老農民還要窮困潦倒,畢竟,老農民還能種地養活自己,而讀書人唯一的出路,就只有為朝廷效力,除了做官之外,在古代生活的普通老讀書人是找不到更好謀生手段的,官場成了他們唯一改變命運的途徑,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所以,讀書人的競爭是白熱化的,很多人為了能夠上位,都會採取各種辦法來達成自己的心願。
有的讀書人拼命提高自己的知識修為,採取科舉中磅的措施來達成心願,這種措施也是最正軌的,還有的拼命拜訪達官顯貴,想要藉助達官顯貴的提攜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還有的就是一頭扎進終南山,名為隱居生活,實則是為了得到帝王和權貴的關注,從而讓自己可以有一個不錯的前程。
透過終南捷徑走上政治舞臺的人太多了,而終南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成了假隱居的代名詞。
若是一個人真的想要隱居起來的話,不一定非要去終南山,天下這麼大,能隱居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有很多不知名的大山更適合隱居,而終南山名氣這麼大,距離京城又比較近,在這裡隱居,很明顯就是為了要引起帝王和朝廷的注意,這個目的性是很明顯的。
對於這一點,朝廷的官員,甚至是皇帝,心裡也是非常清楚的,他們都知道來終南山隱居的人,都是假隱居的居多,好多都是想踏足官場的,但為了顯示朝廷對賢才的重視,為了聚攏天下人心,朝廷還必須熱情的邀請這些所謂的隱士,去朝廷裡擔任具體的職位,否則就有害賢的嫌疑了。
在大唐的歷史上,透過隱居這種方式來踏足官場的著名人物有很多,比如李白和杜甫這兩位,早年也有在終南山隱居的經歷,而後,他們寫了幾首詩,被小吏拿去送往皇宮,帝王見他們確實有才華,於是就任用了他們,只不過,李白和杜甫的背景不夠硬,他們雖然踏租官場了,但得到的職位都很低,而如此低的職位根本就沒辦法讓他們實現自己心中的抱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