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確實給屬下封王了。

但這些只不過是開國皇帝的權宜之計罷了,他能給你封王,同樣的,也能把你的王位拿下來,有的皇帝比較心急,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就先封后剪,一步步把自己封的王都給滅了,也有的開國皇帝發現暫時時機還不成熟,江山還不夠穩定,還需要這些藩王,於是就暫時先養著,將其留給自己的後代收拾,總之,絕對不會允許帝國之記憶體在藩王的。

古代是這種情況,到了後世的時候,同樣也存在這樣的情況,許多創業的人,剛開始的時候沒有資金,於是就召集了一大群人入股,鼓勵這些股東與自己一起奮鬥,這樣效果的確不錯。

可一旦事業獲得成功了之後,由於這些早期入股的人,每年獲得的分紅實在是太多了,這讓創業者頗為肉痛,於是就開始耍陰招,進行所謂的股份制改革,透過各種明著暗著的手段,將早期股東的股權全部收回來,從而斷了這些早起股東的利益。

這種事情在各個地方都在不斷的發生,出現的極為頻繁,而很多股東雖然會透過各種手段鬧騰,但胳膊是拗不過大腿的,絕對多數情況下都是不了了之的,股權最終還是被強行收回了。

就好比朝廷要削藩的時候,藩王也會爭辯,說這裡的土地是先皇冊封給我的,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是我的,你現在的皇帝,憑什麼一句話就把這些土地收回,這是什麼道理,於是,自然是會反叛的。

用一句非常通俗的話講,那就是說話不算數,是非常容易引起別人憤怒的,不論這個人是什麼人,是一個普通人,還是帝國的皇帝,都是一樣的。

而李安所提出的設想,有些太理想了,所以,也存在一點小小的欺騙,就算普及教育,也是不能完全杜絕各種違法犯罪,但總體來說,透過教育之後,老百姓的素質會提高不少,各種違法違規現象是肯定會大大減少的,這是肯定的。

當然,光靠教育是肯定不夠的,除了教育之外,還需要朝廷有足夠的監督和威懾力量,這樣才能讓普通的老百姓安心的創業,而不會選擇去從事危險的犯罪活動。

“諸位,本官再強調一遍,所謂的推行全國普及學堂,並不是要把天下人都培養成考功名的讀書人,而是為了教育百姓,提高他們的素質,讓他們懂得基本的理法,認識最基本的文字,不至於成為一名不可理喻的刁民,至於其中有極個別有才之人,也能及時的發現,不至於讓朝廷有滄海遺珠之憾,最近這些年,不但朝廷的國庫日漸充盈,民間的商人也是越來越富庶了,讀書學文的人是越來越多,私塾早已遍地開花,在京城至少有三成的孩童,都已經有學堂可上了,如此,又有什麼理由不去推行普及學堂呢?諸位覺得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李安看向眾人,開口說道。

國子祭酒,眉頭緊緊的皺在一起,顯然是陷入了沉思,而不少博士都覺得李安說的似乎是有那麼幾分道理的,就連學堂裡的學生也覺得李安說的似乎有那麼一點道理。

此時此刻,隨著大唐帝國的經濟越來越繁榮,有錢人變得越來越多了,首先就具備了培養孩童的先天條件,只有手裡有錢,還怕請不到窮酸書生教自己的孩子嗎?這導致了大唐的讀書人群體開始激增,甚至,不少普通百姓也會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孩子入學讀書,學習一些最基本的文化知識。

但總有一些特別窮苦的人,根本就供不上孩子上學的學費,也有一些家中孩童多的,只供養其中的一名孩童,讓其餘幾名孩童幹家務,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有,但總體上看,學童的數量是越來越多了,到處都能聽到孩童的讀書聲。

甚至,有些商人之家,會邀請先生教自己家的女兒讀書學文,這非常的難能可貴,如此,這些女子學有所成之後,便會成為有才華的人。

就從京城長安的情況看,能夠讀書的孩童,確實已經佔到三成了,這是一個很高的比例了,大唐的其餘地區,肯定達不到如此高的比例,但就算有三成的高比例,那也只佔少數而已,絕大多數的孩童,還是沒有獲得教育的機會,這是李安提出教育普及的主要原因。

而對於這些勳貴來說,已經有這麼多人參與競爭了,就不用再在乎更多一些人加入了,而且,能夠獲得較好的發展機會,並不完全取決於是否能夠學有所成,還要看一個人的身家如何,若是家族沒有依仗,那麼,就算學富五車,也是很難向上發展的,所以,這些勳貴完全不必太過於擔心。

“老朽覺得,李侍郎說的有些道理,普及學堂,不但能夠教育百姓,而且,也能解決很多沒能考取功名的讀書人的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巔峰聖武

亂世統帥

凌天圖

粘豆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