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計問題,可謂是一舉兩得啊!”
一名博士開口說道。
現如今,沒能考取功名的讀書人是有很多的,這些人也沒有力氣,想要謀生是難於登天,除了繼續考功名之外,他們剩下的路很窄很窄,而做教書的先生,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只要大唐全面普及教育,那麼,很多讀書人就都會擁有謀生的工作了,這對於穩定社會,提高讀書人的謀生能力,那是大有好處的,也算是穩定社會的一個重要舉措了,如此,這些傢伙有什麼理由不支援呢?
“考不取功名,就去做教書先生,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以後真正的讀書人,就再也不用擔心養不活自己了。”
一名助教摸了摸鬍鬚,非常欣慰的說道。
按照李安的計劃,在全國推行普及教育,這對於教書先生必然會有極大的需求,會滿足很多人的謀生需求,之前很多讀書人,之所以一直不放棄考功名,就是因為讀書讀的太多,除了考功名之外實在找不到別的謀生之路,若是有教書育人的工作養活自己,很多讀書人都會選擇這份工作的,畢竟,這份工作還算體面,也不是很累,是一份很高尚的工作,套用後世的一句話,那是陽光下最光輝的事業,是一份最讓人羨慕的偉大職業。
總之,推行全國普及教育,對於眼前的大唐帝國來說,是非常迫切,也是很有必要的,這不但能夠解決孩童的教育問題,而且,還能夠解決很多讀書人的生計問題。
至於讀書人更多了之後,會造成更多的失業,這就不是此時應該考慮的事情了,而且,李安之前也說的很清楚了,推行全國普及教育的前提,就是要打破以往的教育理念,讓學子以學習知識和道理為重,而不是為了考取功名,除非特別優秀的學子,才可以有這樣的想法。
這個工作交給各地的教書先生負責了,他們會根據學童的能力,決定是否鼓勵其考科舉,遇到資質特別好的孩童,自然要大加培養了,而遇到資質愚鈍之輩,自然不能鼓勵他們考科舉,這相當於是害了他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