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編織棉質手套的機器,李安在幾個月之前就已經開始研究了,只不過,並不是每時每刻都在研究,基本上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狀態,畢竟,這幾個月,萬里傳音計劃才是最重要的,任何其它方面的研究都要儘量的擺在後面,如此,這項計劃才沒有能夠完成,若是全力以赴進行研究的話,估計早就已經研發成功了。

不過,此時此刻,李安已經有足夠的時間了,萬里傳音計劃已經取得了成功,接下來就是繼續進行完善了,至少可以鬆一口氣了,這樣李安就有更多的時間,去研究點別的好東西了,織手套的機器雖然只是很普通的機器,作用似乎也不是很棘手,老百姓沒有手套也能幹活,況且,人力也能編織,可李安卻覺得這種機器非常的重要,因為這種機器可以極大的提高編織手套的效率,從而極大的降低棉質手套的成本,可以讓更多的棉質手套出現在市場上,這樣就會有更多的老百姓能夠享受到這種手套帶來的便利,而李安發明這麼多機器的目的,不都是為了改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麼,若不是為了這個,李安何必這麼辛苦。

織手套機器的研發並不是很困難,這種機器結構一點也不復雜,比萬里傳音簡單多了,就是模仿人力編織進行的,就是簡單的把人力編織轉換為機器編織,與織布機是一個道理,但比織布機要麻煩一些,但只要花費一番功夫,製造出來是不成問題的。

按照李安的記憶,後世的織手套機器,一個時辰編織六十個防護手套是毫無壓力的,如此一來,一天就能夠編織七八百個手套,而若是採用人力編織的話,那是萬萬完不成的,反正李安覺得一天編織七八個就很受罪了,更別提七八百個了,而李安曾經的家人也用手工編織過手套,基本上一天只編織一雙,也就是兩隻,然後就喊累了,不願意繼續編織了,當然,這是因為還有別的事情要做,不能把所有時間都拿來編織手套,但也足以體現編織手套耗時長,人也會非常的辛苦,編一雙人就很累人了,女工沒日沒夜的編織,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李安的目標也不高,發明的機器一天能編織三百雙就很滿足了,而這似乎並不是什麼難事兒,但效率確實人工編織的十幾甚至幾十倍。

當然了,機器十二個時辰連軸乾的前提是要有人照顧才行,當放置的棉線快要結束的時候,女工要及時的將新的一卷棉線拿出來並接上頭,然後繼續進行編織,否則,就會造成機器的空轉,機器可以不用休息,但人是需要休息的,至少也要有兩組人輪流幹活才行,但好在並不需要一個人看著一臺機器,只要機器足夠好,一個人看管十臺八臺是毫無壓力的,這樣一來,人力成本就非常低了,比採用人力編織便宜太多了。

而機器編織的最主要成本就成了機器本身的折舊費用,還有機器的使用耗能,以及棉線的成本,人力成本只能屈居最次,這會造成生產出來的棉質手套非常的廉價,價格至少能夠降低七成,以前買一雙的錢,便可以買到三雙的手套,這對於普通的勞動者來說,絕對是一個極好的訊息,手套在大唐的普及型也會越來越高的,勞動者的幸福感也會越來越強。

“李侍郎,這又是什麼機器,看著挺奇怪的。”

一名高階工匠走到李安的面前,開口問道。

李安指著他手上的手套,開口說道:“就是這個手套了,這種機器可以編制手套,效率非常高,一天一夜可以編制至少三百雙,夠多吧!哈哈!”

“織手套的機器,這個好啊!這個最好了,我們幹活的人最怕手掌受傷了,因為只要手掌受傷就沒法幹活了,很耽誤事兒,人也非常受罪,尤其是大冬天幹活,手掌受凍很容易受傷開裂,那叫一個苦啊!有這個手套就好多了,不但能夠防寒,還能夠防止磨傷,實在是太好了。”

工匠開口說道。

在幾乎所有時代,幹活的體力勞動者,在冬季的時候手部到處潰爛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幾乎沒有那個勞動者能夠躲開,還有經常訓練計程車兵也是一樣,一到冬季的時候,手掌就全是爛肉,看著就難受,而改變這一現象最好最完美的辦法,就是在冬季的時候,給所有勞動者提供可以防寒保暖,還可以防止磨損傷害的手套,只要有了手套,這種情況就會獲得極大的改善。

對於貴族來說,手套的作用似乎並不大,平常不用幹活,不需要考慮手掌磨傷的問題,天冷了有長袖和手爐,也同樣不用擔心手掌被凍壞,而普通的體力勞動者就不同了,他們對手套有很高的需要,他們要進行高強度的體力勞動,面臨手掌傷害的機會很多,冬天也沒有手爐可以取暖,長袖衣服更不是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我怎麼穿越成楚雲飛了?

遙遠沒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