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七百零八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代,哪怕李安可以帶來一些先進的技術,但也只是提高一些而已,並不能提高太多,太過於複雜的技術,李安也是掌握不了的,更是沒法交給這個時代的人。
此時,大唐京城的冶鐵技術已經用上了李安帶來的技術,大唐本土的技術也頗為先進,而紅鐵島上冶煉技術還停留在隋朝末年的水平,技術水平大大落後於大唐本土,雖然這些工匠來自於大唐本土,但他們顯然沒有學會更先進的技術,又或者當地的條件太差,好多裝置沒法制造,所以,只能使用較為落後的冶煉方式了。
冶煉是需要高爐的,而高爐是需要高嶺土製陶的,海島上自然沒有高嶺土,周圍的島嶼上也沒有,就算在驃國能夠找到,也未必有大唐本土的土質好,而高爐材料不好,製造出來的高爐的效能必然要受到一定的影響,冶煉出來的鐵錠的效能自然也同樣受到一定的限制。
李安拿著這些鐵錠,非常無奈的搖了搖頭,輕輕的將這些鐵錠放在了遠處。
這些鐵錠,一個都有幾十斤的重量,一般都是需要兩隻手抱著才能那得動的,而李安卻是用一隻手輕輕的就將其拿了起來,這份實力讓眾工匠目瞪口呆,對李安不禁高看了一分。
畢竟,李安等人都穿著商人的衣服,而一般情況下,商人的體力都是非常弱的,遠比不上幹活的工匠,而李安的力量卻很明顯的超越了這些工匠,這怎能不讓這些工匠大為敬佩,甚至,有幾名工匠都懷疑李安的身份了,畢竟,一個養尊處優的商人,應該不會有如此力量才對。
當然,不論李安的身份是什麼,這對於這些幹活的工匠來說,都是沒有什麼關係的,他們並不在意這些,也只是想了想就放到一邊去了。
“這些鐵錠裡面有蜂窩啊!”
李安只是輕輕的在鐵錠的頂部敲了敲,便可以判定鐵錠的內部有蜂窩狀的結構,而這顯然不是什麼好事兒,說明冶煉的質量不行,鐵錠的檔次比較低,自然也賣不出比較可觀的價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