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安城要修建地下道路,這個事情已經被炒的沸沸揚揚了,不過,就目前來看,只能算是一個概念的問題,因為提出並發表這個想法的朝廷官員,並沒有寫出具體的規劃和措施,以及如何避免風險,還有資金大約需要多少這些問題,只是簡單的提出了這個概念,其餘的工作一概都沒有做。
當然,對於一般的普通官員來說,能夠提出這個想法就已經不錯了,指望他們給出具體的方案,那是非常不現實的,畢竟,他們只是童年飽讀詩書,然後透過科舉考上官位的,除了讀書和應酬的本事之外,他們並沒有其它的本事,尤其是工程方面的事情,更是他們所不會的。
而這個官員之所以急於在大唐報丟擲自己的想法,完全是為了出名,這個想法並不是他自己先想出來的,但他卻搶先一步在大唐報發表出來,這樣一來,他的大名不就人人皆知了,若是皇帝看到了,一高興說不定就會給他升官,又或者朝廷若是真的去開挖地下道路,他作為提出概念的官員,自然有參與的機會,而這個工程一旦參與,比如會給自己帶來莫大的好處。
當然,這也有賭運氣的成分在裡面,若是朝廷最終有這個計劃,這個官員就發達了,若是最終否決這個計劃,覺得這樣太耗費資金,風險也很大,這個官員的心機就白費了。
看到大唐報的內容之後,普通的老百姓是聚在一起聊天,心情基本比較平和,或者說,是平和之中略帶有一絲的興奮,官員們的心情也差不了太多,而大人物的心情各不相同。
有的因為機會被別人搶走而懊悔不已,覺得自己若是搶先一步也能出名,也有的人並不看好地下通道,覺得這完全是勞民傷財之舉,是不太現實的,覺得發表概念的官員是個傻子,說不定會被撤職。
李豫則對這個官員擅自發表這個概念而感到不爽,這是他早就想好的計劃,只不過,具體的事情還沒有想通,又或者說,他負責的地下停車庫還沒有完工,暫時還不適宜提出新的地下道路計劃,卻不料某個不識趣的官員,居然擅自在大唐報上提出這個設想,這讓他有些被動,但只要皇帝問他,他卻也只能支援,因為他相信,既然地下停車庫能夠順利的建設完成,那麼,把這些相鄰的地下停車庫挖通,並讓其能夠作為道路使用,這在技術上顯然是毫無問題的,他自然要支援。
不過,李豫對於具體的工程需要多少資金這些問題,那就完全是一個門外漢了,可以說是完全不懂的,這個他還需要去請教李安,然後,才能得到初步的資料,有些這些資料,他才能更好的發表自己對地下通道的更好見解。
這大過年的,李豫也要享受,同時也不好意思在這個時間去打擾李安,所以,他會等一段時日再去請教。
而李安顯然也看到了大唐報上,關於建設長安城地下通道的新聞,這讓他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覺得這些酸書生總算是開竅了,居然能想到開闢地下停車庫,這個是非常難得的,也是非常值得表揚的。
“開闢京城地下道路,好事啊!好事,絕對的好事。”
李安高興的笑著說道。
旁邊的顏如玉正在親手和麵,聽到李安的話,開口道:“地下道路?好好的為什麼要建設地下道路啊!黑咕隆咚的,這多難受啊!”
“姊姊,京城的路上人太多了,在人最多的幾條路上,修建地下道路也挺好的啊!這樣就不會那麼擁擠了,確實是好事。”
同樣在和麵的芽兒開口說道。
“這個我自然明白,不過,這究竟要讓誰走下面的路,讓誰走上面的路呢?又有誰真的願意走地下的道路,若是修建好了之後,卻無人使用,那豈不是白花錢了,就比如這次看燈會,在地下走就看不到花燈了。”
顏如玉開口說道。
李安笑著說道:“夫人真是多慮了,只要地下通道建設完成,就一定會有人願意使用的,尤其是性子比較急的人,看到上面的道路太擁擠了,自然會主動選擇地下的道路,還有一些不體面的泔水車,自然不能讓他們走地上,商人運輸大量貨物,也是會更願意走地下的,這樣更方便一些,總之,只要路修好了,就一定會有人走的。”
“多一條路可以緩解不少的道路壓力,可在地下修一條路,這需要花很多錢,肯定比在地上修建道路好多得多吧!朝廷能拿出這麼多錢嗎?”
顏如玉也有了同樣的擔心。
李安想了一下,開口說道:“夫人說的太對了,修建地下道路,所需要花費的錢財,遠超地上道路所需要的錢財,甚至是十倍有餘,不過,就算花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