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橋很雄偉,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洛陽城至鄂州的距離還是比較遠的,足有一千餘里,比長安城至洛陽還要遠幾百裡,不過,現在的火車頭已經提速,所以,這點距離只需要半日的時間就可以抵達了。

前往鄂州的一路上,所能見到的風景,與長安城至洛陽的風景是完全不同的,畢竟,這一條線路是南北走向,越往南氣候越偏暖,植物的種類自然不一樣。

一路上欣賞窗外的美麗景色,感受大唐帝國科技的發展,這種感覺還是非常美妙的,至少李安現在的心情就非常的愜意。

“李侍郎,還有三百里就抵達鄂州了,這新火車頭的速度就是快啊!比原先的火車頭至少快了五成。”

郭旰就坐在李安的對面,高興的看向窗外。

作為鐵甲炮車旅的旅帥,他這一次率領全旅將士,負責保護李隆基南下的安全,所有的鐵甲炮車,都在後面的貨運列車上,但作為指揮官的郭旰卻坐在皇帝的御用列車裡,當然是在比較靠後的車廂,前面五節車廂,都是皇帝一個人的。

閒著無事,郭旰就往前跑了幾個車廂,走進了李安所在的小包間,作為朝廷的重要大臣,李安自然可以分到單獨的一個包間,而郭旰卻只能跟一些小吏,擠在條件不是太好的硬臥車廂,官職不同,待遇當然也不可能一樣。

“三百里?只需要兩三個時辰就可以抵達了,在天黑之前,火車一定可以趕到鄂州,今天,我們就能看到鄂州長江大橋了。”

李安的心情同樣非常興奮,雖說後世的時候,李安看過的規模宏偉的大橋有很多,但在大唐帝國,在長江上架橋還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一想到皇帝和大臣們看到大橋的震驚表情,李安就覺得興奮,畢竟,這一座跨江大橋是他親自設計的,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得到眾人的肯定,會有很大的成就感。

“李侍郎,這在長江上建設的橋樑,一定非常的氣派,真沒有想到,我大唐如今居然能在長江上架橋,這都是李侍郎的功勞啊!”

郭旰興奮之餘,不忘誇讚李安,這讓李安頗為高興。

“鄂州長江大橋只是一個開始,日後,在長江和黃河上,還要建設更多的大型橋樑,以溝通兩岸之間的聯絡,甚至,還要走出國門,在國外的大江大河上建設更大的橋樑。”

李安提出了更加宏偉的目標,這也是日後促進周邊國家發展的必要手段,也是讓大唐能更好的控制周邊各國所必須要做的事情,只有交通變得非常方便,才能更好的讓大唐帝國的強大武裝力量,迅速的抵達周邊各國,從而控制周邊各國的局勢。

“李侍郎,這長江上的橋樑已經造好一座了,下一步,是不是應該首先在黃河上建造橋樑了,上一次我軍前往河北,光是為了渡過黃河就用了整整一天,若是修好橋樑,最多半個時辰,我全旅所有車輛就都可以渡過黃河了,這樣可以節省整整一天的時間。”

郭旰對上次前往河北,解救大唐公主的事情,還是有些遺憾,覺得黃河天塹嚴重限制了鐵甲炮車旅的行動,耽誤了鐵甲炮車旅大量的時間。

“這是自然的,日後,我大唐至少要在黃河上建造十幾座大型橋樑,之所以先建造長江大橋,是因為我大唐工業化所需的大量橡膠材料來自橡膠樹,而橡膠樹只能栽種在溫暖的南方,如此,就只能透過鐵路快速運輸到北方了,所以,在長江上建設大型鐵路橋樑,比在黃河上建設橋樑還要迫切很多。”

李安開口解釋道。

在派遣蒸汽船隊前往美洲尋找橡膠樹的時候,李安就在考慮,日後該如何快捷的將南方的橡膠產品運往京城,海運加上鐵路算是最快捷的運輸方式了,而鐵路的速度無疑大大超過海運,若是從交州透過海運抵達萊州,然後經過鐵路運往長安,所要耗費的時間是非常多的,從交州直接裝上火車,透過鐵路直接運往京城長安,這樣肯定會快捷很多倍,效率會增加很多倍。

而在京城至交州的鐵路暢通之後,京城的各種物資也可以更好的運往交州,人員的來往也會變得極為快捷,交州在大唐的地位也會變得更高,前往交州做官的被貶斥之感也不會那麼強烈了。

不過,就目前來看,從美洲運來的橡膠樹實在是太少了,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滿足大唐帝國的工業化對橡膠製品的大量需求,還好,更大規模的蒸汽船隊已經前往美洲,並按照李安的要求,多帶回一些橡膠樹,如此,一邊繁殖一邊從美洲運輸,大唐帝國的橡膠樹會變得越來越多,最多數年之後,大唐帝國就會擁有數之不盡的橡膠樹資源,以保障大唐帝國日後的工業化程序。

與郭旰談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我怎麼穿越成楚雲飛了?

遙遠沒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