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橋很雄偉,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一陣時政之後,李安躺在軟臥上小憩,閉目養神,以養足力氣,畢竟,很快就要抵達鄂州長江大橋了,到時候,肯定要耗費不少精力,陪著李隆基與眾大臣皇子視察橋樑,並給出各種解釋。

兩個時辰的時間是很快的,李安剛剛小憩了一小會兒,鄂州火車站就抵達了,隨著火車緩緩停下,李安也被護衛叫醒。

“李侍郎,鄂州已經到了。”

李安點了點頭,輕輕起身,並緩緩走向火車,並前往火車的前部,恭候李隆基下車。

鄂州火車站就建在鄂州長江大橋的北側,距離大橋的引橋僅有數里的路程,只要從火車站下車,就算步行也可以很快就能抵達大橋,不過,大橋的長度非常長,若是步行前往參觀,就太辛苦了,尤其是皇帝和很多大臣,都是年紀比較大的老頭子,步行參觀大橋,有些不太現實。

在前往鄂州之前,朝廷就已經考慮到這一點了,並提前派遣一列貨運列車,將敞篷馬車提前運往鄂州火車站,以等候皇帝和大臣們的抵達。

皇帝和大臣們下車之後,坐上了李安新研製的舒適性極佳的馬車,原本李安是打算研製蒸汽車的,但蒸汽機械的噪音還是太大了,放在普通的缺乏隔音措施的車輛上,是非常吵人的,所以使用最原始的馬車,效果反而會非常的好。

馬車有大有小,最大的馬車可以容納十人,最小的可以容納四人,不過,皇帝的御用馬車沒有敢同乘,只有一名馭手負責駕馭馬匹,後面的馬車幾乎都是坐滿的。

“好大的大橋啊!一眼都望不到盡頭。”

“看這樣子,這座橋至少有十里。”

“十里肯定不止,最少有十五里,甚至二十餘里。”

“我大唐現在居然已經可以在長江上建造橋樑,如此,在黃河上架橋,應該也快了吧!”

“對對對,黃河上必須也建造幾座這樣的大橋。”

在遊覽大橋的時候,眾大臣發出了各種感慨,並渴望大唐能在黃河上建設大型橋樑,以溝通黃河兩岸之間的聯絡。

馬車緩緩而行,過了好一會兒,才抵達橋樑的最中間,也就是橋樑最高的位置。

在抵達最高處之後,李隆基輕輕招手,示意馬車停下。

在馬車緩緩停下之後,李隆基在小太監的攙扶下走向馬車,並邁步走向大橋的護欄,看向寬闊的江面。

李安等朝廷大臣連忙走下馬車,邁步靠了過去,還有大量的護衛,也跟了上去,以保護隨時都有可能出現的危險。

“諸位愛卿,你們還有誰記得這裡?”

李隆基開口問道。

“陛下,老臣記得,四十年前,陛下曾經過鄂州,並站在江心賦詩一首,當時,老臣就陪著陛下的身邊。”

一名大臣開口說道。

李隆基點了點頭,認可道:“沒錯,已經四十年了,朕已經四十年沒有來過這裡了,不過,這一次來到這裡,朕更加的高興,因為從此之後,經過鄂州就再也不用渡船了,從大橋上就可以直接透過,站在大橋上看江心,與站在渡船上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而這全都是李侍郎的功勞。”

李安連忙上前,謙遜道:“陛下,這些都是微臣應該做的,日後,微臣還會設計建造更大更好的橋樑,以讓江河兩岸的百姓,能夠更順利的往來。”

李隆基點頭道:“李侍郎是該好好研究一下,眼下長江已經有了一座大橋了,接下來,要在黃河上建設一座大橋,就在洛陽城附近,李侍郎要好好規劃一下。”

“陛下放心,微臣早就已經設計好了,就在洛口,只是大部分的技術人才全都集中在這裡,所以,洛口方向的黃河大橋才遲遲沒有開工,待這裡的技術人才北撤之後,就可以建設黃河鐵路大橋了。”

李安開口說道。

為了讓鐵路通往北方疆域,黃河大橋是必須要建設的,這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只有建設好黃河大橋,才能讓大唐的鐵路順利的通往大唐的東北疆域,從而加大朝廷對東北一帶的實際控制。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黃河大橋儘快開口,需要什麼,立刻從國庫調撥。”

李隆基是下了決心了,一心想要儘快建好黃河大橋。

“尊敬的皇帝陛下,我們王國境內有一條珍珠河,雖然沒有大唐的長江這麼寬闊,但也嚴重阻礙了珍珠河兩岸百姓的來往,讓商人的運輸成本大大增加,若大唐能為我們王國建設一座珍珠河大橋,國王和百姓們都會對陛下感激不盡的。”

一名西部小國的使臣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巔峰聖武

亂世統帥

凌天圖

粘豆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