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橋很雄偉,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口要求道。
“尊敬的皇帝陛下,我們王國也有一條大河,比珍珠河還要寬闊……”
“大唐皇帝陛下,我國……”
很快,又有幾名外國使臣,趁機提出要求,讓大唐帝國派遣技術人才,為他們國家建設橋樑。
要說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外國使節,當然是因為皇帝李隆基太會顯擺,他覺得大唐帝國既然造出規模宏偉的長江大橋,就應該讓各國使節看一看,以讓他們更好的瞭解大唐帝國的強大。
而這些外國使節,在看來長江大橋之後,全都被大橋的氣勢給深深的鎮住了,並渴望他們國家的內部也能建造如此氣派的大橋,以溝通國內百姓之間的聯絡。
一聽各國使臣都要求大唐派遣技術人才,去他們國家大興土木,李隆基顯得大為高興,不過,他可不會就這麼無緣無故的派遣技術人才過去。
要給這些小國建設大型橋樑是可以的,但有幾個最基本的條件是必須要滿足的,第一,就是造橋的所有花費,必須由當事國出,大唐不可能出錢為他們修橋,天底下怎麼可能存在免費的午餐,第二,就是這些國家必須答應大唐帝國提出的一系列修築鐵路的要求,也就是說,這些小國必須允許大唐帝國將鐵路線延伸到他們國家的內部,而且,鐵路沿線的所有利益,都是大唐帝國的利益。
只有這些小國同意大唐的要求,大唐才能幫助他們假設橋樑和鐵路,幫助他們發展國內的經濟。
這些小國使臣立馬就同意了李隆基的主張,畢竟,這是大唐皇帝說的話,他們哪敢不從,強大的吐蕃帝國,就是因為挑釁大唐,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大唐帝國給滅掉了,這些小國的實力都是非常弱小的,大唐帝國只需要輕輕一捏,就可以將這些小國滅掉。
所以,各國使臣從來不敢把李隆基的商議當做真的商議,而是聖旨,是不可違反的大唐皇帝的旨意。
見各國使臣已經同意自己提出的各項主張,李隆基大為高興,並同意日後一定會派遣技術人才去周邊各國,幫助各國修建大型橋樑,不過,一切都要以大唐的利益為優先,在大唐的技術人才忙不過來,或者大唐的鐵路還沒有通到這些國家之前,大唐不會過早的為他們建設橋樑,畢竟,大唐帝國現在正處在建設的高峰期,各種技術人才非常的短缺,就連滿足大唐自己的建設都有壓力,當然不會提前滿足別的國家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