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八章 新鐵路開工,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路可以更快的完工。
這一次,朝廷徵發的勞力超過百萬,規模之大,遠超以往的任何一次徵發,對民力的損耗必然是極大的,但這兩條鐵路,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價值,即便損耗國力,也要儘快完成,尤其是通往玉門關的鐵路非常重要,這關係到大唐帝國的長治久安,況且,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發展,大唐帝國完全有這樣的實力,搞這麼大的工程。
除了人力極為龐大之外,這一次的鋪設鐵路工作,還投入了大量的機械和炸藥。
遇到需要削平的小山頭,直接用火藥炸碎,以節約人力,另外,推土機和貨運蒸汽車也很輕鬆的被研製了出來,並立即批次生產,然後投入使用。
由於百萬勞力沒有很高的技術,為此,除了鐵路局投入了大部分的技術人才,研發中心也抽調了萬餘技術人才,加入到鋪設鐵軌的工作之中。
路基工作是全線一起開始搞,以最大限度的節約時間,而鋪設枕木和鐵軌這項工作,則從長安城和中途的幾個重要地點開始鋪設,尤其有的路段都是平地,根本不怎麼需要處理路基,直接鋪設就可以了,只有地形複雜的地區,才需要處理路基,也是整個鋪設過程中,最耗費人力的地方。
由於鐵路局的相關人才,已經有了鋪設通往洛陽城鐵路的豐富經驗,為此,兩條鐵路的鋪設,完全交給他們去辦了,李安並不離開京城,也沒有陛下親自前往知道鋪設工作。
當然,若是鋪設的過程中遇到了難以解決的難題,鐵路局的人才是可以返回京城向李安請教的。
李安留在京城,主要是需要研發的東西太多了,他要爭取時間,在最短的時間內,研發最多的產品,並遠銷海外,讓大唐越來越富庶。
一開始的時候,李安每研發成功一種機械,李隆基都會興奮大半天,但隨著被研發成功的機械種類,出現了井噴的態勢,李隆基漸漸的也就失去了興奮的感覺,除非出現特別驚喜的機械,否則,他都找不到興奮點。
兩條鐵路的鋪設,最多也要一年才能完工,在這段時間內,李安並不關心鐵路的鋪設情況,反正這方面的技術都已經交給鐵路局的人才了,讓這些人才去全權負責就可以了,自己只負責遇到困難問題的解決就可以了。
在研發更多機械的同時,李安開始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顏如玉,畢竟,此刻,顏如玉的肚子是越來越大了,距離臨盆的時間是越來越近了,需要他更多的關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