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6章 國內進入g時代,大國文娛,香港大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京城的電信行業會議結束後,基本上,無論是政府層面,還是專家和公司層面,都被林棋說服了。
憑著盤古電腦在國際市場上跟PC旗鼓相當,就沒有那個專家,敢跟林總說眼光。即使是崇洋媚外又或者是喜歡貪便宜撿垃圾的領導,在聽聞林總分析產業經濟前景之後,也不敢揹負責任去上1G模擬網路了。畢竟,林總在會上明確說1G不行,現在上馬立馬就被淘汰,浪費國家的資源,不利於國家在科技產業上發展。更關鍵的是,林總直接說了,2G比1G市場更能賺錢。
這個年代經濟建設為中心,林總這個搞經濟和產業的權威來背書,說要2G不要1G。誰要是頂風作案,堅持要上1G,將來出事是要負責任的。
換做是林總沒打預防針,可以裝作不知道,但是,林總都已經把事情說透了,就不可能裝作不知道了。也正是因此,國內的1G網路引進或是在1G網路中都算是奇葩的小靈通,基本上並未被國內引進。
至於,GSM基站的問題,先期是引進諾基亞、愛立信等等歐洲廠商的GSM基站,當然了,國內廠商也是在新創業電子集團的團隊的的技術分享的前提下,迅速的開始吃透GSM相關的技術,首先從引進零件,仿製開始做起。不過,未來三年內,GSM基站的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率要達到95%以上。
……
92年,10月1日,電信、聯通和移動,更是以為國慶獻禮的名義,開通了京城、上海、廣州、深圳等等首批4個城市的GSM基站。
而三大運營商,聽取了林棋的建議,使用者入網可以免費,與此同時,運營商可以對使用者進行補貼,充話費送手機。畢竟,目前國內僅在極少數城市運營的1G網路的大哥大,一部售價6000元以上,而且,電話費也遠遠比固定電話要貴得多。
這種做法主要是先期運營商本錢比較弱,而基礎設施投資規模比較大,需要用現在客戶的錢,去投資未來才產生效益的基站,所以,才收的比較貴。
但是,現在國家給電信運營商補貼每年超過500億元,加上有銀行貸款,所以,運營商是有能力降低話費,從而擴大手機使用者的規模。畢竟,電信行業從來不是透過少數使用者高價收費來賺錢的行業,而是跟水電一樣,屬於公共基礎設施,透過服務更多的使用者,從來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不僅僅是電信運營商自身的收入和利潤那麼簡單的效益,實際上,電信行業帶動的,是資訊效率提升,以及更多新產業,能夠藉此機會,得以發展。
10月1日,國內的首批GSM基站,藉助央視、人報等等媒體渠道宣傳,其中,零入網費用。並且,GSM手機更加先進,且價格比那種大哥大還要便宜。三大電信運營商,先後都推出了預存話費,送手機的套餐業務。當然,所謂送手機,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需要從使用者預交的花費裡面扣除。運營商肯定是不虧本,而且,兩年之後,使用者繼續使用的話,則還是能夠產生源源不斷的利潤。
不得不說,很多人一直低估了中國人的消費水平。即使是現在的90年代,大部分人月薪不到200塊錢。但依然還是有大把的有錢人,在10月1日,剛剛進行了2G和GSM的宣傳之後,幾大試點城市的營業廳前,就辦理手機入網的使用者,就排成長龍。
因為,這次的2G手機,使用者僅需要預存3500元話費,就可以辦理手機入網,手機則是免費送。而且,話費也降低到0.1元每分鐘,甚至,比市話費還便宜。
“真的是免費送手機?”
“是!手機目前是從諾基亞採購的,成本都2500元,不過,公司為了補貼使用者,所以,推出了讓利。這個政策,是看公司手機存貨量,第一批就採購了5萬部,手機沒了,說不準相關政策就暫停。”
“我要辦理!”
整個十一黃金週,國內三大運營商,都在瘋狂的撒錢補貼使用者,爭奪2G使用者的數量。因為,現在國家是一碗水端平,不會讓某個運營商壟斷移動通訊市場。
而之前,移動公司雖然有一定基礎,但卻是1G網路,大概發展了百萬使用者。這這部分使用者,在2G時代並不算什麼優勢。
未來幾大電信運營商,誰想要吃香的喝辣的,就得看使用者規模了。有了使用者規模,就有了一切,而且,使用者規模多了,分攤到每個使用者的成本就低了,相對而言效率就高了。
就跟後世的移動公司,一家公司的使用者規模比聯通、電信加起來還要多。而移動每年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本,比電信、聯通單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