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部分,溫柔的嘹亮,雨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中的武功(上)(1)

內容簡介:

一、“武”是武俠小說的基本要素,於是很多人便根據這一特點,把“武俠小說”叫做“武打小說”,或者是不屑一顧,或者是進行圍追堵截。可見,“武”這個字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但是,很多人對“武”的理解卻並不正確。那麼,“武”這個字的確切的含義究竟是什麼?

二、真正的武俠小說,不僅是娛樂性極強的文字遊戲,同時也是精妙的文學藝術。金庸的武俠小說就是這樣的藝術。它不渲染暴力、血腥的場面,而是相反,它不僅滿足了我們無法實現的俠客夢,而且還帶給我們許多美的享受。那麼,金庸的武俠小說與眾不同之處,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三、在金庸的筆下,還有很多武功喚起的是我們對人體的想像力,它透過武功來對人體極限進行探討,它使我們產生很多疑問,人能跑多快?能跳多高?能舉多重?這種對人體極限的探討,跟中國古代的武俠小說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與西方的表現方式又有哪些差異?

四、對於人的身體到底向何處發展,金庸在他的武俠小說中,用武打的形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超乎常人的想像。而且,金庸的武打描寫是既不重複他人,也不重複自己。甚至,他小說中的人物,會什麼樣武功,平時使用什麼樣的兵刃,也像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中所安排的那樣,都是非常嚴謹的。

五、如果我們去讀金庸的武俠小說,不難發現,在金庸的筆下,越是武功高強的人,他越不注重兵刃,越不肯使用兵刃。武功高強的大俠,通常他喜歡用掌。即使使用兵刃,也是用那種裝飾性很強的劍,而較少使用那種實用性很強的刀。那麼,這反映了什麼樣的文化現象和歷史淵源?

(全文)

朋友們,大家好!在上一講中,我們探討了傳統武俠小說中的武功問題。我們透過探討傳統武俠小說中的武功,可以發現,正是在現代階段,武俠小說中對武學的光大,它成為了新派武俠小說,把紙上武學寫到登峰造極程度的一個基礎。那麼這一講,我們在這個基礎之上,著重來探討以金庸為代表的新派武俠小說中的武功描寫。金庸的武俠小說,已經成為二十世紀最有代表性的大眾文學之一。那麼透過金庸小說中的武打描寫,我們看一看,我們到了二十世紀的下半葉,中國文化中對於“武”這個概念的探討,已經達到了什麼樣的高度?

儘管金庸的小說可以從方方面面來進入,但是既然它也屬於武俠小說,我們不妨也從“武”這個角度來觀照一下。但是我們主要講的,不是說金庸小說寫的武打好,還是不好,而是透過“武”來看一看這個概念在中國文化中的豐富的含義。

正因為武俠小說它的一個基本要素是“武”,所以社會上頗有一些人把“武俠小說”叫做“武打小說”。很多中學老師他沒收學生的武俠小說,他的理由就是不許看武打的,意思是看這個書,孩子會經常打架。但是在我看來,小孩子打架未必就全是壞事。如果一個民族的小孩子從小都不打架,這個民族必將會滅亡。這不是我聳人聽聞,絕不是我聳人聽聞。因為一個人人都手無縛雞之力的民族,她怎麼能有生命力呢?它沒有生命力。我們看一看,那些我們所尊重的所謂強盛的民族,小孩子從小是隨便打架的。但是不要打壞了,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來打架。至於說,看武俠小說會不會影響學習?這個沒有經過統計。我們經過考察的是,許許多多的大人物,著名的人物……政治家、科學家、軍事家、文藝人才,小的時候都讀過武俠小說。

最近剛剛去世的數學大師,陳省身先生,我注意看他的生平,小的時候也是讀《封神演義》、《三俠五義》、《說岳全傳》,小的時候也是讀這些作品的。這些作品極大地開闊了青少年的想像力,他將來哪怕是搞數、理、化的,都一樣使他有比較大的成就。之所以社會上那麼多人對武俠小說有誤解,關鍵是我們對“武”這個概念有誤解,對“武”這個字理解得不正確、不到位。“武”,我們往往想這個字的時候,這個字能不能翻譯成外語?我們想一下“武”這個字,如何翻譯成外語?其實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因為中國歷史太悠久了,中國的文明史太悠久了,很多中國文化的概念,是上古時期形成的。當我們形成這個概念的時候,其他很多文明還沒有達到類似的程度,其他很多民族還在樹上爬著呢!還沒有形成跟我們能相對等的觀念。比如說,“武”。

。 最好的txt下載網

金庸小說中的武功(上)(2)

我們很古就有“武”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