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4部分,最強軍火之王,辯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534章 市場定位
jf…30能夠在這個時候面世,而且一出來就是達到了較高狀態的原型機,關鍵依然是發動機。
沒有第四代大推力發動機,就不可能有第四代單發大推中型機。
可以說,ws…15是核心的核心。
這種發動機有多重要?
雖然華夏沒有公開ws…15的技術指標,但是按照外界分析,不但不比f…119差,甚至還要稍微好一點。
根據有限的半公開資訊,ws…15的最大軍超過了120牽牛,最大加推在150牽牛左右。
當然,這還只是基礎型號的技術指標。
如果仿照f…135的做法,也就是加大涵道比,ws…15改進型的最大推力還能提高20%到30%。
也就是說,完全可以在ws…15的基礎上發展出一種f…135級別的,即最大加推接近200千牛級的大推力發動機。
有了這樣的發動機,jf…30就沒有任何短板了。
其實,就算是基本型的ws…15都足夠推動一架20噸級的中型戰鬥機。
jf…30的橫空出世,其實也表明ws…15進入了量產階段,而且產能不低,足以滿足j…20的需求。
要不然,也不可能有多餘的發動機來裝配jf…30。
在外形設計上,jf…30走的技術路線跟f…35a幾乎如出一轍,即在雙發大推重型戰鬥機的基礎上進行縮小設計。
只看外觀,jf…30其實就是j…20的縮小版。
當然,f…35a看上去同樣是f…22a的縮小版。
在某些方面,jf…30跟f…35a有著極高的相似度,說是異曲同工也沒有錯。
比如,jf…30取消了肋部彈倉,在機體下部設定了左右對稱,而且跟機身中軸線有一定夾角的兩個大彈倉。
因為沒有了肋部彈倉,所以兩個腹部彈倉的尺寸比j…20的還要稍微大一點。
關鍵是深度。
更大的彈倉深度,讓jf…30能夠攜帶很多j…20無法攜帶的重型彈藥,比如1000千克級的制導炸彈。
因為沒有設定肋部彈倉,所以jf…30配備了一門30毫米航炮。
要知道,在j…20上是沒有固定航炮的。
如果需要使用航炮,j…20會用右側彈倉攜帶一具彈出式航炮吊艙,不過也會因此少帶一枚格鬥導彈。
當然,做為出口為導向的戰鬥機,jf…30也需要航炮。
畢竟,並非所有進口jf…30的國家都能接受沒有航炮的戰鬥機。
在一些低強度戰鬥中,航炮依然具有一定的價值。
相對於f…35a,jf…30除了採用了在j…20上已經得到驗證,不會對隱身構成嚴重影響的鴨翼佈局之外,最大的區別,其實就是取消了座艙後面的那段空間,設計得更緊湊,而且結構重量由此降低了數百千克。
可以說,這也是jf…30的最大優勢。
為什麼這麼說?
f…35是三軍通用戰鬥機,在設計的時候,為了照顧到陸戰隊,也就是f…35b,因此在座艙後面留下了一段機身,用來安裝升力風扇。
雖然在f…35a上,沒有安裝升力風扇,而是在這裡放上了油箱與電子裝置艙,但是從設計的角度來看,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關鍵就是增加這段機身,必然會對戰鬥機的整體結構產生負面影響。
當然,還會增加結構重量。
要知道,f…35的綽號是“肥電”。
為什麼?
就是因為太重了。
導致f…35a偏重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要照顧到f…35b,因此不得不在設計的時候做出折中。
顯然,jf…30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雖然華夏也有研製垂直起降超音速戰鬥機的想法,畢竟075已經來了,但是並沒有把這個希望寄託在jf…30身上。
其實,以華夏的技術儲備,恐怕20年內都未必能夠搞出f…35b那樣的戰鬥機。
因為不需要考慮垂直起降型,所以jf…30在設計的時候,就完全按照普通型來做,達到了最最佳化。
好處嘛,其實就是減重。
只是座艙後面那一段機身,就減少了幾百千克的結構重量。
此外,其他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