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3部分,最強軍火之王,辯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攻擊巴軍防線後方的重要目標。

威力嘛,自然不用多說。

“布拉莫斯”是超音速巡航導彈,巴軍的野戰防空系統對其無能為力,即便是hq…9b也只能望空興嘆。

效果嘛,卻是微乎其微。

幾十枚巡航導彈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如果以彈藥投擲量為準,也就相當於幾十枚遠端火箭彈。

雖然這些導彈給巴軍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但是遠沒有達到擊潰巴軍,讓巴軍喪失戰鬥力的程度。

其實,印軍用“布拉莫斯”發起的進攻,連皮肉之傷都算不上。

第604章 最後的機會

那麼,印軍為什麼沒有在開戰的時候就使用“布拉莫斯”來摧毀重要目標?

很簡單,太貴了。

雖然這種導彈在十多年前就已投產,而且推銷到了多個國家,但是參與聯合研製的俄羅斯並沒有採購。

為啥?

就是因為貴。

不管印度把“布拉莫斯”吹得有多厲害,因為核心技術掌握在俄羅斯手上,而且一些核心裝置需要從俄羅斯進口,所以“布拉莫斯”的價格不由印度人做主,即便是印軍採購也不可能便宜到哪裡去。

這種導彈有多貴呢?

其最後一批次產型的出廠單價超過了1000萬美元。

1000萬一枚的巡航導彈!?

別說印度,恐怕連美國也消受不起。

要知道,美軍最昂貴的巡航導彈,也就250萬美元一枚,而且美軍都覺得貴了,要求生產廠降低價格。

其實,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當時,巴基斯坦生產的最新型號的“哈塔夫”巡航導彈,單價不到50萬美元,大批次採購還能降低一些。

一枚“布拉莫斯”相當於二十多枚“哈塔夫”!

如此昂貴的導彈,印軍顯然不可能裝備太多。

其實,印軍也沒有采購多少。

雖然印度一直在宣揚“布拉莫斯”,甚至將其說成是印軍的撒手鐧,但是在戰爭爆發之前,印軍總共也就只有不到200枚。

能夠用在巴基斯坦的,也就不到100枚。

當然,反擊效果微乎其微。

這麼點導彈,能做啥?

要知道,正是因為“哈塔夫”足夠便宜,所以在開戰當天,巴基斯坦才敢用巡航導彈發起反擊。

可見,只是這一次反擊,印軍就用掉了半數庫存的“布拉莫斯”。

在反擊的兩天裡面,巴軍確實遭受了不小的損失,但是在反擊結束之後,巴軍立即就恢復了戰鬥力。

打到這個時候,還有什麼好打的呢?

雖然印軍利用巴軍調整部署的機會,攻入了拉合爾古城,還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根本不可能佔領這座至關重要的城市,更不可能像原先計劃的那樣,在攻佔了拉合爾之後進軍***堡。

從戰略的層面來講,印度其實已經輸掉了這場戰爭。

要知道,只要陷在拉合爾,印軍就會戰敗。

其實,這也是之前提到的,即打到這個時候,印度當局最理想的選擇就是接受調停提議。

可惜,印度當局並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雖然從前線反饋回來的訊息非常糟糕,比如一線作戰部隊的傷亡率已經超過三成,很多主力部隊缺乏彈藥等物資,官兵都極為疲憊,士氣也開始降低,但是印度高層始終認為能夠在拉合爾逼迫巴基斯坦投降,或者說想當然的認為,巴軍為了守住拉合爾,同樣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

歸根結底,印度高層依然妄圖逼迫巴基斯坦投降。

哪怕只是象徵性的投降。

可能嗎?

先不說巴軍是否遭受了慘重的損失,在阿盟國家提供的援助源源不斷的送達的情況下,巴基斯坦當局都不會妥協,除非印度主動從拉合爾撤軍,主動宣佈停火,主動停止軍事行動。

顯然,這對印度當局來說,同樣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沒得選,那就只能在拉合爾死磕。

到了開戰的第11天,最後一次機會出現在了印度當局面前。

當天,印軍總參謀部就收到了極為可靠的情報。

至少有2個巴軍裝甲旅到達拉合爾附近,而且這2個旅都是王牌部隊,裝備的是由阿盟國家援助的“哈立德2”型主戰坦克,其中至少有1個旅獲得了“薩勒曼”,也就是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