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9部分,最強軍火之王,辯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瘓〉幕粕常 �
“夠了!”
“殿下,我們有句話,叫‘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你……”
“我一直把殿下當成朋友看待,也一直認為殿下是一個很有眼光的領袖,所以才願意為殿下服務。如果殿下看到的只是眼前的那點利益,而不是更長遠的未來,那麼我們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穆罕默德的面部肌肉抽搐了幾下,說道:“那麼,除了石油,我們還有什麼?”
“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是人,而不是資源!沙特有三千萬國民,全球有近三億阿拉伯人!”
“他們屬於幾十個國家。”
“那只是因為缺乏一個領袖,一個跟殿下的名字一樣的偉大領袖。”
穆罕默德猛的一愣,他的名字來自先知!
“當然,前提是,沙特必須足夠的強大,擁有整個阿拉伯世界最強大的工業實力,最完善的經濟基礎,最……”
“談何容易!”
“如果是在半個世紀前,殿下會像款待我一樣,款待一個來自遠方的華夏人嗎?”
穆罕默德又是一驚,朝王棟看去的時候,眼睛裡閃爍著驚喜的光芒。
是啊,當初那個被西方列強欺壓了一百多年的國家,只用了幾十年,就成為了全球第二大強國,更是第一大工業國。
那麼,還有什麼不能辦到呢?
要說到最近幾十年的發展與建設,又有哪個國家能跟華夏相提並論!?
第498章 根源
驚喜歸驚喜,但是穆罕默德沒有喪失理智。
不可否認,華夏在現代化建設上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用“空前絕後”來形容也毫不過分。
空前嘛,自然不用多說。
從建國算起,也就七十來年,而從改革開放算起,才四十年出頭,這個擁有十四億人口的國家,就從貧窮落後的農業國成為了全球第一大工業國,在抗戰與內戰的廢墟上建起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在歷史上,肯定是絕無僅有。
說絕後,那也差不多。
至少從目前的全球局勢來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複製華夏創造的現代化奇蹟,連模仿都辦不到。
在人口規模上,跟華夏同級別的只有一個國家,也就是幾年之內就將在人口數量上超越華夏的印度。
只不過,要想真正的超越華夏,哪怕只是追上華夏,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別的不說,印度的文盲率高達百分之六十!
在接受了教育的另外百分之四十的印度人當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五接受了高等教育,其他的幾乎都只有小學文化,也就只是能夠看書讀報。
華夏呢?
在去年,華夏的大學招生規模達到了950萬,高等教育比例高達百分之四十!
即便另外的百分之六十,也接受了初中以上的教育,而且很多掌握了專業技能,具備成為熟練技術工人的能力。
其實,印度連語言與文字都沒有做到統一。
雖然印地語與英語為官方語言,但是大部分邦都有自己的民族語言,結果就是,印度的大部分學生得學習三門語言!
這不是在給自己找麻煩嗎?
花那麼多的時間學習語言,有多少時間用來學習數學、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等知識?
要知道,語言只是交流工具,對提高生產力沒有幫助。
說句不好聽的話,印度至今都沒有普及公共廁所!
一個連廁所都建不好的國家,憑什麼實現工業化與現代化?
用社會與歷史學家的話來說,印度與華夏的至少有兩千年。
為什麼?
因為印度缺少一個像秦始皇那樣的歷史偉人!
要知道,在淪落為英國的殖民地之後,印度才真正實現了統一,而在此之前,沒有一個王朝統一整個印度。
現在的印度,更像是一個用英國人的遺產建立起來的邦聯制國家。
此外,在文化上的差距,那就更加明顯了。
不可否認,在近代,華夏確實很落後,而且保受西方列強的凌辱,甚至被曾經的學生揍得遍體鱗傷。
只是,在此之前呢?
從秦漢開始,兩千多年來,華夏有多少時間不是一個強大的國家?
可以說,在有史記載的兩千多年裡,華夏在絕大部分時候就是全球最強大的國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