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9部分,最強軍火之王,辯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整個東方世界的霸主。
在漢唐時期,華夏就是當今的美國。
由歷史所早就的文化,讓華夏人,也就是炎黃子孫堅定不移的相信,只要齊心協力,只要奮發圖強,華夏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必然是在將來的某一天成為這顆星球上最強大的民族。
印度呢?
在網路資訊化的二十一世紀,依然被來自奴隸社會的,極端愚昧與野蠻的種姓觀念所束縛。
更要命的是,高高在上的統治者不但沒有將其當問題看待,還以自己所擁有的高貴種姓而沾沾自喜。
受這種文化控制的民族,能夠發展壯大嗎?
別說半個世紀,就算給印度幾百年,也未必能夠超越華夏。
問題是,華夏的成功經驗能複製嗎?
或者說,其他國家能夠用華夏的發展方式進行現代化建設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華夏能夠成功,有三個至關重要的因素,一是歷史文化,二是數量眾多的人口,三是基本國情。
三者,缺一個都不行。
顯然,同時具備這三個條件的國家,也就只有華夏。
前兩者都很容易理解,而第三個因素往往被人忽略。
為什麼?
早在幾十年前,就有西方的學者預測,華夏最多能夠成為中等收入國家,然後就會像巴西那樣,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實際情況呢?
去年,華夏的人均gdp已經超過1萬美元,預計最快在2024年,最遲在2027年就能邁過12000美元大關。
按照聯合國給出的標準,這是中等收入的上限。
超過這個水準,就進入了準發達國家行列。
事實上,“中等收入陷阱”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或者說是西方經濟學的命題,根本不能用在華夏身上。
產生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是什麼?
說得直接一點,其實就是西方國家炫耀的民主體制。
當一個國家初步實現工業化,開始向發達國家行列進軍的時候,最大的問題,其實是來自自身。
簡單的說,就是能否繼續穩定的發展下去。
如果在這個時候出了問題,就會調入中等收入陷阱。
出什麼問題呢?
這就是,當一個國家的社會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國民對生活品質的需求就會顯著提高,也就必然會在與生產無關的領域投入更多資源,從而對投資,也就是國家的現代化建設造成衝擊。
其實,這跟西歐的發達國家向福利型社會轉型差不多。
在西方的民主體制下,制訂國家發展戰略的領導人必須考慮選民的感受,用政策來爭取選民的支援,也就得向選民妥協。
可惜的是,民眾的選擇未必是最好的選擇。
別忘了,決定選票的是人頭,而不是個人的遠見卓識。
每個人都想過上安逸的生活,最好不用勞動就能富足美滿,而這卻是現實中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至少不可能發生在每一個人的身上,因此國家的領袖必須有清楚認識,也就不能為民意所驅使。
可惜,在西方的民主體制下,這種情況卻不可避免。
當然,說了這麼多,穆罕默德王儲最為關心的,還是華夏的經驗是否管用,以及華夏有沒有能力幫助沙特走上現代化的道路,讓沙特擺脫對石油的依賴,讓沙特成為一個真正的工業強國。
第499章 眼見為實
華夏的成功能夠複製嗎?
顯然,這是一個偽命題。
如同日不落帝國只有一個,世界警察只有一個,華夏也只有一個,沒有哪個國家能夠複製華夏的成功經驗。
別的國家能做的,只有借鑑。
其實,巴基斯坦在最近這幾年就做得很不錯。
在華夏領導人提出了“命運共同體”框架設想之後,巴基斯坦成為第一個受益者,更是與華夏合作的“範版”。
雖然巴基斯坦依然是一個很落後的國家,但是沒有人敢否認巴基斯坦的發展潛力。
隨著與華夏的鐵路通車,貫通巴基斯坦全境的高速公路正式投入執行,由華夏援助建造的火電站與水電站併網發電,以瓜達爾港為代表的基礎設施陸續落成,巴基斯坦現在欠缺的只是時間。
即便以西方機構的估計,二十年之後,巴基斯坦就有望基本實現工業化與現代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