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2部分,最強軍火之王,辯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沙特是阿盟的領袖,但是這場戰爭已經持續了數個月,其他國家也投入重兵,總不能說撤就撤吧。

如果只是為自身著想就從伊拉克撤軍,沙特必然威信掃地。

當然,還有伊朗的反應。

別忘了,阿盟已經提前表示,只要伊朗答應撤軍,就從伊拉克撤軍,等於響應了華夏的號召。

伊朗當局再笨,也會在近期表態。

那麼,伊朗會做出何種選擇?

在離開王宮之後,王棟就給雲龍打了電話,把穆罕默德準備大肆採購軍火的事情告訴了雲龍。

只是,雲龍並沒感到驚訝。

顯然,他早就料到這一處,知道沙特會利用這個機會從華夏購買軍火,為繼續跟伊朗對抗做準備。

當然,回伊拉克的事情,王棟還沒有考慮。

雖然除了庫特,其他地方的戰鬥已經結束,但是短期之內,拉扎克與卡里姆都沒有能力發動新的進攻。

局勢明朗之前,雙方也不會貿然發動進攻。

第506章 和平的力量

伊朗會無視,或者說敢無視華夏發出的警告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雖然華夏發出警告的方式非常的委婉,但是沒人敢懷疑華夏維護國家利益的決心,更沒人敢懷疑華夏的手段。

說句不好聽的話,最近這些年,招惹華夏的國家,哪個有好下場?

幾年前,印度跟華夏在邊境地區對峙。

結果呢?

雖然幾個月後,印度知難而退,撤走了越境部隊,但是在當年,印度的經濟增長率就由之前預期的百分之七降到百分之三,而且國內各地爆發騷亂與動盪,還在克什米爾地區跟巴基斯坦發生衝突。

這幾年,印度的發展更是一直在走下坡路。

要知道,在與華夏對峙之前,印度被西方國家一直看好,甚至有人認為,印度將取代華夏,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成為發展速度最快的非發達國家,成為整個亞洲大陸上的新興經濟強國。

一些印度人甚至樂觀的認為,在本世紀中葉,印度就能超越華夏。

現在呢?

在經濟增長速度連續回落數年之後,先不說印度的未來前景,只是在印度的海外投資就銳減了八成!

到伊拉克內戰爆發前,印度的外匯儲備降到了不足五千億美元,而印度欠下的外債高達一萬六千億美元!更要命的是,印度的外債中,有八成以美元計價。也就是說,只要美元進入收縮階段,印度的債務就將崩盤。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就是印度破產,無法用外匯償還到期的外債。

一個即將破產的國家,還有未來可言嗎?

事實上,伊拉克內戰對印度造成的衝擊,還超過了華夏。

為什麼?

印度同樣高度依賴進口能源,特別是石油。

印度石油的自給率甚至不如華夏,僅有百分之二十,八成的石油需要進口,而且得按照市場價進口。

為啥?

印度的體量太小了。

一直以來,為了保證能源進口渠道的穩定,華夏一直在利用國家影響力,跟主要的石油出口國簽署長期協議。

其實,日本也是這麼做的。

雖然長期協議價格不會太低,一般會高於上一年度的平均價格,但是在油價出現大幅度波動,特別是暴漲的時候,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損失,確保以較為合理的價格從石油輸出國買到石油。

印度呢?

沒有。

不說沙特等歐佩克國家,即便是另外一個石油出口大國,也就是一直跟印度保持著親密關係的俄羅斯,都沒有跟印度簽署協議價格。至於已經成為石油出口國,而且這些年來一直在暗中扶持印度的美國,同樣沒有與印度簽署協議價格。說白了,印度根本沒有跟石油出口國議價的資格。

關鍵就是,印度的市場太小了。

雖然印度已經是第三大石油進口國,但是跟前兩位的華夏與日本相比,總量上的差距依然十分巨大。

說得更直接一點,產油國同樣需要出口市場。

失去了華夏的石油市場,沙特生產的石油能夠賣給誰,或者說還有那個國家能夠買下沙特生產出來的全部石油?

從這個角度來看,只要國際金融從擴張轉變為收縮,印度的經濟就會徹底崩潰。

印度尚且如此,伊朗能好到哪裡去?

要知道,印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