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0部分,最強軍火之王,辯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賣出了一個讓人難以想象的天價,甚至連生產線都一併處理給了印度。

結果,150架f…16e/f成為了印度空軍的絕對主力。

當然,印度為此付出了接近200億美元的代價。

這筆買賣划算嗎?

顯然,在印度人看來,那是非常的划算。

不管怎麼說,f…16e/f是貨真價實的三代半,各項效能都不在“陣風”之下,而且在某些方面還要更好一些,特別是維護使用成本遠遠低於“陣風”,且數十年的裝備與使用週期使其可靠性有足夠的保證。

那麼,才1億出頭的單價,自然算得上便宜。

更何況,印度還拿到了夢寐以求的生產線,能夠在本國組裝生產,而且售後維護也能在本國進行。

從這個角度看,肯定要比單價超過2億的“陣風”好得多。

問題是,這種戰鬥機有什麼價值?

要說的話,也許最大的價值就是逼迫巴基斯坦空軍撤掉幾十架f…16c/d,轉而採購華夏的jf…20。

其他方面的話,那就不值一提了。

150架f…16e/f很多嗎?

顯然不多。

別忘了,巴基斯坦空軍在三年內就獲得了120架jf…20,而且準備採購200架。

f…16e/f是三代半,jf…20同樣是三代半,而且都是單發大推中型戰鬥機,兩者的效能在伯仲之間。

此外,巴基斯坦同樣獲得了jf…20的組裝線。

印度得到的,其實也是組裝線,即生產f…16e/f的大部分零部件,特別是發動機等核心零部件同樣需要整裝進口。

從供貨渠道來看,巴基斯坦能夠得到華夏的全力支援,在任何時候都不需要為jf…20的生產與維護髮愁。

印度呢?

顯然,美國未必會在任何時候向印度出售f…110發動機。

此外,f…16e/f就很先進嗎?

同樣得打一個問號。

為什麼?

美國賣給印度的f…16e/f,其實是典型的多用途戰鬥機,其主要價值是用來執行對地打擊任務。

在系統配置上,這些f…16e/f同樣側重對地打擊。

當然,f…16e/f肯定有不錯的制空能力,但是未必算得上強大,至少不可能比jf…20好太多。

其實,兩者在制空能力上,基本上沒有差距。

為什麼?

在至關重要的火控雷達上,兩者其實在同一個水平上,而且巴基斯坦的jf…20還要稍微好一點,即華夏開放了火控雷達的全部功能,沒有做任何保留,而美國顯然不會向印度開放雷達的全部功能。

要知道,只需要在火控軟體上做一些限制,就能讓雷達的效能大幅度縮水。

總而言之,這150架f…16e/f確實是印度空軍的絕對主力,卻沒有明顯優勢,更不可能讓印度空軍獲得絕對的優勢。

可見,相對於巴基斯坦空軍,印度空軍擁有的,其實也只是數量上的優勢。

只是,這僅僅是面對巴基斯坦空軍。

如果把華夏考慮進去,哪怕只是需要提防華夏,那麼印度能夠用在西面,也是用來對付巴基斯坦空軍的戰鬥機就不會多到哪裡去,因此印度空軍擁有的這種數量上的優勢,其實並不存在。

沒有質量上的優勢,又沒有數量上的優勢,印度空軍憑什麼稱霸南亞次大陸的天空?

第550章 體系的力量

看得更全面一點,其實印度空軍早就被巴基斯坦空軍給拋開了。

要知道,決定一支空軍戰鬥力的,絕對不是幾種戰鬥機,而是包括了預警機等支援飛機在內的整個系統。

在這方面,印度擁有的不是優勢,而是劣勢。

搞了幾十年,印度也就只有3架大型預警機,而自研的小型預警機,在完成了第一架原型機的製造之後,就再也沒有了下文。

有趣的是,印度的這3架“費爾康”還是揀的華夏的便宜。

這就是,當年華夏在以色列採購了四套“費爾康”系統,準備整合到俄羅斯的大型運輸機上,由此獲得自己的大型預警機,結果美國橫加干涉,讓以色列取消了合同,導致整筆交易告吹。

此後,印度就藉機賣下了這些“費爾康”雷達,裝到了同樣是從俄羅斯採購回來的大型運輸機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