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9部分,最強軍火之王,辯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備數量最多的是“哈立德”,而最新銳的“哈立德2”的產量一直就沒有提起來,而且最初生產的幾批全都賣給了沙特等阿盟國家,巴基斯坦陸軍在去年才開始接受這種新銳坦克。

有多少呢?

也就裝備了3個裝甲營,總工不到200輛,而且集中使用的才100多輛。

其實,還有幾十輛在生產廠的車間裡面,沒有移交給作戰部隊,負責接受這些坦克的作戰部隊也沒有完成作戰訓練。

也就是說,在巴基斯坦陸軍充當主力的仍然是“哈立德”。

與“哈立德”相比,t…80ud不算落後。

關鍵就是,在獲得了“哈立德2”的生產許可之後,巴基斯坦還順帶引進了相關彈藥的生產線,此後對所有的125毫米坦克炮進行了改進,使其全都能夠發射由華夏授權巴基斯坦生產的第三代鎢合金穿甲彈。

當然,這裡面就包括了t…80ud。

此後,巴基斯坦還根據需要,從西方國家採購了一批光電裝置,用來對t…80ud進行現代化改進。

大概是效果不大好,巴基斯坦最後把改進工作交給了一家華夏的企業。

其實,就是研製、生產與出售vt…4的那家企業。

經過數次改進之後,這些從烏克蘭採購的t…80ud已經脫胎換骨,至少在火力與火控上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當然,在防護上,t…80ud最多也就跟“哈立德”相當,比不上“哈立德2”。

至於機動性,同樣比不上“哈立德2”。

只不過,跟印軍的t…90s相比,經過了數次改裝的t…80ud不但不算差,而且在火力與火控上明顯好得多。

使用華夏的第三代鎢合金穿甲彈,t…80ud對t…90s有壓倒性優勢。

幾十輛t…80ud突然殺出來,那絕對不是吹的。

只是,這些坦克其實全都是誘餌,準確說是佯攻。

在印軍組織起來,準備打裝甲戰的時候,巴基斯坦陸軍的主力才登場,十多架ah…1z武裝直升機。

這是戰爭爆發之後,巴基斯坦陸軍航空兵第一次出動。

數量不多,不過足夠打垮正面的印軍裝甲部隊。

緊接著,巴基斯坦陸軍的地面反擊部隊,也就是數十個搭乘全地形車作戰的反坦克小組投入戰鬥。

這些反坦克小組,有6名步兵組成,其中2名是射手,2名副射手與2名指揮員。

作戰方式也非常簡單,搭乘全地形車,前往印軍進攻的地區,然後使用小型無人偵察機尋找目標,也就是印軍的坦克與裝甲車,然後用攜帶的反坦克導彈發起攻擊,在完成攻擊之後立即撤離。

這種打了就跑的戰術,讓印軍束手無策。

關鍵是,太過靈活。

在發射導彈之後,反坦克小組能夠在2分鐘內撤離,並且在5分鐘之後搭乘全地形車行駛到數百米之外。

當然,在發射導彈之前,這些反坦克小組都隱蔽得非常巧妙。

結果就是,印軍往往在遭到偷襲之後才反應過來,而等到印軍開始反擊,也就是呼叫炮火支援的時候,反坦克小組已經撤離。

更要命的是,這些反坦克小組往往都在距離戰線3到5千米的地方活動。

這個距離,足夠他們用重型反坦克導彈獵殺印軍的坦克與步兵戰車,而印軍卻很難進行反擊。

為啥?

坦克炮與機關炮的射程也就幾千米,而支援火炮在後方,需要前線部隊引導,呼叫與指揮跑後打擊都需要時間。

其實,關鍵不是反坦克導彈,而是全地形車。

這種由華夏生產的8輪全地形車,理論上最多能夠搭載一個班的10名步兵,而在只搭載6名士兵的情況下,空出來的地方能夠放置好幾具反坦克導彈發射器,讓反坦克小組攜帶足夠多的導彈。

當然,包括重型反坦克導彈。

要知道,在以往,反坦克小組攜帶的一般都是輕型反坦克導彈,有的時候甚至得用火箭筒作戰。

為啥?

步兵的攜帶能力有限。

如果由步兵攜帶,那麼反坦克導彈的質量就不能太大,必須控制在20千克以內,最好能夠控制在15千克以內。

重型反坦克導彈的話,得拆開了,又幾名步兵分別攜帶。

顯然,這就極大的限制了反坦克小組的作戰能力。

同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