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難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四節 初抵應天府,鐵血鑄新明,故土難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改日吾帶你細細遊覽一番,今日怕是多有不便,先進城再說。”
盧欣榮看見秦浩明怔怔的盯著高聳的南京城門,默默發呆。
以為他是沒有見識過應天府的繁華,便在旁稍微講解一番並勸其進城。
應天府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在特定的時間進進出出還是非常方便的,並沒有盤查詢問。只有晚上或者時局異常,才會嚴加盤查。
可是城門口人來人往,他們又是一大波人,長久駐足不前必將引起交通阻塞。
如果引來城門軍干涉盤查,豈不沒事找事。
“伯玉言之有理,佑漢前頭帶路。”
秦浩明回過神來,明白現在不是感慨的時候,發展壯大自己才是硬道理。
他們從光華門進城,其是南京城牆十三座內城門之一,也是京城的正門。
每座城門都有內外兩道門,外面一道是可以從城頭上放下來的千斤閘,具有堅固的防禦作用。
裡面一道則是木質再加鐵皮做成的兩扇大門。
在平時,行人車馬都從城門洞裡透過。
餘佑漢在京城租了一個名叫同樂客棧的後院,有房七間,帶一個小院和天井。
雖說地方不大,但住二十多人也是綽綽有餘。
騰出一個房間把貨物安置好,秦浩明首先介紹盧欣榮給眾人認識,並說今後都是在同一鍋吃飯的兄弟,理應相互扶持照顧。
驅逐韃子,護我漢人山河,僅靠自己是沒有用的,必須有一批志同道合且齊心協力之人方可。
如果內部一盤散沙,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秦浩明認為並不能改變明末現狀。
就像大明朝廷,政府與民眾對立、皇帝與大臣對立、大臣爭權奪利、部門互相扯皮,最終結果就是船毀人亡同歸於盡。
自己一定要避免重蹈覆轍,把眾人的心凝聚在一起。眾志成城,方有成功的希望。
當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內部摩擦鬥爭是避免不了的。
但是大方向必須一致,否則秦浩明不介意行霹靂手段剔除害群之馬,保持隊伍純潔和一致性。
而自己就是隊伍中的粘合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