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難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三十七章 皇太極的憂慮,鐵血鑄新明,故土難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到這裡,皇太極搖頭對多爾袞沉聲說道:

“曾經有一段時間,朕以為大清照此發展下去,積蓄實力,待到時機成熟,終將有機會入主漢人江山。

可惜,此次遼東大戰讓朕看清了事實,漢人終究人才濟濟英雄輩出,大清不如多矣!

秦浩明、閻應元、張雲、盧欣榮、吳鋒、顏蟄……原本皆是籍籍無名之輩,不意卻讓大清損兵折將,以至於岌岌可危。”

皇太極這段時間功課做得很足,把定南軍留在遼東和朝鮮將領都派人瞭解打探,此刻竟然如數家珍。

“也不盡然!”多爾袞有些不服氣的傲然答道:

“不說他們,便是大明曆屆遼東督撫中,熊廷弼,王化貞,孫承宗,袁崇煥,洪承疇中,哪一個不是大明的英雄人物?

可他們,又有誰能阻擋大清崛起的步伐?

說到底,他們根本無法掌控遼東將門,大明的內耗是……”

話說到這裡戈然而止,多爾袞終於回過神,同時也明白皇太極今日到此的目的和他所看到的憂慮。

大明軍隊作戰能力真比大清差嗎?

多爾袞統兵多年,自然深知不是如此。

都是兩個肩膀一個腦袋,誰也沒三頭六臂,不見得誰比誰強。

甚至,許多遼東將門世家子弟,從小習武打熬體力,個人作戰能力並不比大清勇士差。

四川白桿兵、浙江戚家殘軍、關寧鐵騎、九邊軍將,都足以和大清一較高下。

而且,在許多小規模作戰中,他們可能更勝一籌。

卻唯獨在大規模作戰,即使在大明兵力佔優的情況下,失敗的一定是明軍。

原因何在?

還不是人心不齊,軍中山頭林立,派系眾多,誰也不肯出死力導致。

誰都把自己的家丁看成是保命的本錢,不肯用於戰場廝殺,方有大清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赫赫威名。

當然,大清也有八旗,也有派系,也有爭鬥,可畢竟人少,便於掌控。再加上皇太極威望日漸高漲,故而此類現象較少。

想到這裡,多爾袞眼中複雜難明。

自己和皇太極相比,終究在眼界和格局上多有不如,尤其是在細微之處。

PS:感謝書友元寶媽媽111、書友打賞,銘感盛情!感謝諸君的繼續支援,阿土唯有半夜碼字拜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