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難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三章 組建侍從室,鐵血鑄新明,故土難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捲揚帆於大明朝野
軍人的速度向來雷厲風行,事情剛剛商議完畢,李曉峰已經帶著部分將士開始整治。
而秦浩明則帶領著吳鋒和顏蟄等三十二名士子,一起到六橫島東南處鹽鹼地進行觀摩。
並要求他們帶上紙筆,不懂就問,隨時記錄李曉峰的經驗和原因。
如果說親衛是秦浩明未來的軍官團,那麼,這些士子就是他將來的文官團。
歷史已經證明,大明的大部分文武百官已經不堪重用。既然如此,那就要補充新鮮的血液進行替換。
只不過,現在需要對他們改造,特別是在思想觀念。
否則,跟原來那班腐朽的官員一樣,豈不是重新陷入一個新的輪迴。
李曉峰指著鹽鹼地上的白色霜晶說道:“大家請看,這些白色之物,便是鹽鹼,俗稱燒土,其意為能燒死樹苗與種子之土。
吃土肥力極差,易於板結硬化,連野草亦難生長,必須徹底改良方可使用。
一般來說,治鹽鹼地要分三步進行。第一步,便是去鹽。”
在他身旁,士子兩兩一組,一人端墨,一人執筆速寫。
“所謂去鹽,便是將鹽鹼地表面結晶鹽土徹底鏟去。現在是深秋,土地尚未凍硬,那些將士現在就是要將此項工作完成。”
遠處,因為是臨時決定,海盜們又沒有種田的物件,兩千將士拿著各種工具在地裡勞作著。
顏蟄哦了一聲,急忙問道:“是否這樣一來,就完成了去鹽的工作?”
李曉峰搖搖頭,掰開地上的霜晶說道:“沒這麼容易,這只是除去表面的鹽皮。
在鏟去表面結晶鹽皮後,需得挖掘引水溝,引來活水漫洗,將土壤中的鹽份溶化。
這樣一來,土中鹽份溶於水中,一可透過排水溝排出,二可因此隨水滲透至土地下層。
按原來的經驗,大概要三天一灌一排,輕度鹽鹼地連續灌洗三次,重度鹽鹼地連續灌洗六次,才算是真正完成去鹽的工作。”
秦浩明笑道:“到底是懂行的人,說得很有條理。那接下來第二步要如何呢?”
李曉峰謙虛地撓撓頭說道:“啟稟秦督,不敢說懂行,只是一點經驗而已。這第二步,就是翻耕。”
顏蟄插言道:“這個學生倒能想明白,應該是將土地徹底翻過來耕作之意吧?”
李曉峰點點頭:“正是此意!根據觀察,一般情況下,鹽鹼在土層上層多,下層少。
經過耕翻,可把經過去鹽後的土壤中所殘留的鹽鹼翻扣到耕層下邊,把下層含鹽鹼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
翻耕還能疏鬆土層,減弱土壤水份散失,可有效地防止土壤重返鹽鹼狀態。據末將經驗,春季與秋季是返鹽較重的季節,此時開始翻耕最為有利……”
此時,李曉峰侃侃而談,再無絲毫粗漢的形象。
“最後一步,則是上肥。要注意,不可上帶鹽鹼之類肥料,如草木灰之類常用農肥,皆不可用。
要直接淋人畜糞便之類。這樣土中的鹽鹼反會減少,又可有效增加土壤肥力。”
李曉峰說完,秦浩明低頭沉吟了一下,明白他之所以要只淋人畜糞便,因為這類有機肥料皆帶弱酸性,正好可與土壤中的鹽鹼相中和。
而草木灰為弱鹼性,故不可用。
當然,現在的李曉峰不知道其中的化學原理,只是透過經驗便能摸索出這套方法,殊為難得。
至此,秦浩明完全有理由相信,李曉峰能夠完成這項工作。
秦浩明笑著對他說道:“李千戶,就按你所說的方法去做。優先整治那些輕度鹽鹼地,保證桑蠶工作能順利進行。”
“秦督請放心,從現在秋末到明年開春,時間充足,只要有勞力,末將定將這些鹽鹼地全部翻耕完畢。”
李曉峰一臉激動神情,大聲保證。
秦浩明哈哈大笑,誇讚他幾句,轉身對吳鋒等士子說道:“人非生而知之!
鹽鹼地改良之事,你們這幾天就跟著李千戶學習,身體力行。務必知其因,曉其果,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學生謹遵秦督教誨!”
眾人軍姿挺立齊聲高呼,心氣十足。
除了顏蟄之外,其他人都沒有官身,因此皆自稱學生。
只是,這個熟悉的片段,讓秦浩明感覺心裡怪怪的,怎麼聽著有點校長的味道。
不過,蔣校長的那一套還是蠻有用的。要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