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難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八章 南洋局,鐵血鑄新明,故土難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捲揚帆於大明朝野

福州城裡漸起晚風,天際沉沉,似陰晦欲雨。

遠近的府衙民居已經掌燈,點點燈火在蒼茫的夜色裡飄搖,增顯朝氣。

福州城裡驟然間湧入幾萬人,這都是總督府的將士和他們的家人。

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大頭兵,窮得可憐,現在福州城百姓誰都知道總督府將士有錢。

尤其是軍中將校和曾經受了傷的將士,特別有錢。

別看傷殘將士斷了一條胳膊或者瘸了一條腿,可聽說有什麼傷殘補貼,並在總督府裡有一個聊以謀生的位置。

這麼多人的吃穿用度,一律在當地購買,為福州商販帶來財富,生意好像突然變得好做起來。

同時,總督府每天的招募用工,自開啟始就從未間斷。

木工、泥瓦匠需求最大,其次是會針線活的婦女,便是一技全無的莊稼漢,只要有力氣,總督府也要,這無疑給福州農閒的百姓帶來福音。

有收入,妻兒老小就可以吃飽飯,百姓臉上的笑容愈發欣慰,走路也虎虎生威。

整個福州城,彷彿有一股活水般,在泉眼的帶動下,漸漸的跳躍起來。

從冶造局回來的秦浩明,在路上默默地感受著這一切,心裡充滿自豪的同時,無限喜悅。

毫不誇張的說,福州百姓幸福的日子還遠遠沒有到來,現在,只是小打小鬧而已。

而且,跟自己的計劃相比,福州還沒有足夠的人口,可以負擔他一攬子的工程計劃。

當然,前提是他能籌措出足夠的糧食。大明白銀氾濫,錢財不缺,缺的只是糧食。

總督府西北角一座獨門獨院的兩層樓房,庭院的殘菊迎著寒風綻放,遠遠的經過迴廊,便可以聞見那幽遠清冽的芳香。

二樓,人影瞳瞳,燭光跳躍。

吳鋒和徐鴻軒二人,帶著從侍從室徵調的五個士子,正不停的忙碌著。

每人桌案上皆有一副南洋輿圖,上面有南洋各地:大泥、浡尼、占城、呂宋、北港、萬丹、舊港、麻六甲、柬埔寨、暹羅……

其中交趾被紅筆單獨標註,欲謀南洋,必先奪交趾,這是秦督之前就制定的方略。

成立南洋局的目的,就是要委派斥候暗探深入上述國家或部落,摸清地理地形,瞭解他們的權利架構,為大軍抵近提供情報。

大軍平定之後,大概就是參與管理當地土著,為定南軍輸送財富和糧草。

當然,這其中也有他們的一份富貴前程。

屋外寒風碩碩,屋內熱火朝天,七個人聚精會神地各自忙著手上的工作。

南洋局草創不過旬日,選地、挑人、招募通譯、制定細則、擬定行動計劃等,可謂事務艱鉅繁雜。

可這些都必須要他們七人親自動手,外邊招募的人就是想幫忙,但出於保密原則,在尚為摸清底細之前,或者說行動沒有開始之前,他們也不敢放心使用。

這要傳揚出去,事情可就大發了,必定震動大明朝野,眾口鑠金之下,事情必然功虧一簣。

秦浩明對南洋局之重視,從選派人員就可得知。

局長徐鴻軒自不必說,最早跟著董長青,暗衛之一。後來又在京畿錦衣衛,情報經驗豐富,非常適合組建南洋局。

副局長吳鋒,是登州衛受訓中三十二名士子的佼佼者,擅長謀略。其他五人,也是士子,皆是侍從室精英。

登州攏共就培訓三十二名士子,留在登州海軍七人,總督府也不過二十五。

現在一次抽調六人,配合徐鴻軒組建南洋局,足見秦浩明之意。

一陣冷風吹來,吳鋒趕緊用雙手護住燭火,以免被吹滅。

作為南洋局的副局長,輔佐局長徐鴻軒的工作,此刻,吳鋒的心情無疑是激動的。

跟尚在國子監寒窗苦讀的其他同門相比,他多麼慶幸當初的選擇。

他還年輕,職務高低目前於他而言尚算其次,關鍵是能學到不少東西。他堅信,按此下去,一展心中所學,一條康莊大道就此擺在他眼前。

望著其他人忙碌的身影,吳鋒揉著有些發酸的手腕,再次凝神懸筆,書寫南洋布局綱要。

戌時三刻,在徐鴻軒的提醒下,眾人相視一笑,今日,是侍從室討論政務的時間。

“進生,兵仗局的建設速度要加快。人手若是不夠,可從鼓山大營抽調將士去幫忙,務必在年前開始生產。”

“嘯龍,派一個百人隊守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