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之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五章 中信贈詩,帝國支撐者,暗夜之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此之前,他對明中信是有些意見的,最近明中信在L縣攪起了漫天風波,太過高調,而且還將知縣拖下水,這與他那根低調無為的思想相牴觸,所以他今日來此是想打壓明中信的,卻未想到明中信確實有才,居然藉助這幾首詩表現了他孤獨末路的處境,同時還表示,他將繼續保持清高堅韌、潔身自好,如此風骨、如此詩作,相比其他小小的瑕疵,就不是那麼難以忍耐了!
此刻,他終於認可了明中信!
此時,黃舉、王琪、李玉由是目瞪口呆地望著明中信,此時的他們才明白,自己與明中信的詩才有著多大的區別!
梅林唱完這最後一首“竹”,眼神有些懵,這又是寫實?但明府沒有竹子啊!而且相比前兩首,好似沒有那麼激動人心。
黃沮拿起詩作,細細品味。
良久,開口道,“此詩藉助描寫與竹相伴之人,日日相處,日日相看,在這天然圖畫中,自然得出心得意境,此詩寫出了作詩作詞的心得,皆為自然為師,大地為師,將自身融入其中,心有所感,詩詞之作自然可成。揭示了做出好作品聽捷徑,這是明中信在詩中教授你們如何做詩做詞,你等可明白!”
說著,黃沮直視其孫黃舉等,黃舉、王琪、李玉若有所思,似有所得。
眾人一片譁然,梅林也如夢方醒,原來明中信還有如此心思!
一瞬間,在場的讀書人目含感激,心含敬意地望向明中信。
此時一些年齡小的讀書人隱隱間對明中信有了一些崇拜。
蕭森面色焦慮,卻毫無辦法,只好希望他所作菊詩無此功力了。
明中信又抬手,梅林未等示意直接上前取詩。
梅林高聲唱詩道,“伴菊:彈琴酌酒喜堪儔,几案婷婷點綴幽。隔坐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遊。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此次唐逸之也不再客氣,直接品評道。
“前兩句寫景,彈琴酌酒寫出了詩人的喜悅之情,慶幸與菊花為伴,菊香襲來,好似見到了深秋景象。後兩句透過回憶昭示了菊花與自己同為知己朋友,氣味相投,休慼與共,春風與俗世埋沒不了自己。”
“縱觀全詩,顯示的是平和恬淡幽遠及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境界,結局高亢壯麗。佳作!佳作!”唐逸之終於呈現出了欣賞之意。
眾人鬨然叫好。
明家眾人喜笑顏開。
梅林繼續唱詩,“獻菊:戰罷秋風笑物華,野人偏自獻黃花。已看鐵骨經霜老,莫遣金心帶雨斜。”
孫宇評道,“此詩起勢不凡,一個‘戰’字,一個‘笑’字,使征戰疆場又樂觀堅貞的抗爭形象躍起然紙上。佳作!”
孫宇未敢將詩中深意再行剖析,皆因此詩正是表現了明中信與散佈謠言勢力不惜刀戈相見的決心及戰勝這股勢力的決心。
眾位大家心知肚明,也就不再難為孫宇了。
然而在場讀書人一陣喧囂,要求再行深入品評。
梅林在黃沮示意之下,繼續唱詩。
“秋菊: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效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此詩描寫了當百花凋零,萬葉枯黃時,秋菊卻傲然挺立,像松柏那樣經風霜、耐嚴寒。全詩歌頌了秋菊堅強不屈的精神。佳作!”黃沮也就不再囉嗦,直接品評完。
眾位讀書人一時間群情鼎沸,要求細評。
幾位大家見此情形,稍作商議。
由唐逸之宣佈道,“此三題,明中信所做詩作描寫細節言簡意賅,惟妙惟肖,幾首詩做到了以詩言情,以詩詠志,皆乃上佳之作!”
明中信坐在桌案之後點頭表示接受。
既然明中信也已經接受,大家也就不再多說什麼,說不定下面更加精彩。
黃沮面向梅林道,“作為出題之人,你可接受此結果?”
梅林頻頻點頭,表示接受。
突然,明中信站起身形道,“明某不才,願將剛才所做詩稿贈予第一位出題人!”
瞬間,梅林懵了,黃沮等人懵了,在場的讀書人都懵了!
蕭森心中大叫,收買人心,收買人心!!
梅林呆立當場,久久不能自己。
本來,他聽到傳聞,明中信在文會中請人代筆,本對明中信文名有所懷疑,所以才在今日出題想考考明中信。
此前,他絕未想到自己居然能夠見識到如此精彩的詩作,更想不到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