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之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一十六章,帝國支撐者,暗夜之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仁一聽,搖頭笑笑,不再強求。

“這些佈置不過是家主安排的一些物事,以示尊重罷了!來,來,來,還請壽寧候留下墨寶!”

壽寧候一愣,看向桌面上的筆墨紙硯。

“這是要做甚?有何作用?”旁邊的建昌伯張延齡好奇地問道。

“家主乃是想這乃是第一屆賞技會,咱們得留下一些值得紀念之物,今後也有個見證。”明有仁笑道。

哦!張延齡直腸子,一聽之下,不再言語。

但旁邊的張鶴齡卻是心中一動,望向明有仁,“中信這是有心了,難道,他還準備辦第二屆?”

“候爺英明!”明有仁笑道,“中信確實有這個想法,但也得看這第一屆是否辦得順當,到時再說!”

“有中信統籌,相信這一屆必然會成功的!”張鶴齡若有所思地掃了一眼眼前的面置,若有所指地道了一聲。

“咦!”突然,旁邊的張延齡一陣驚呼。

明有仁不由得望向張延齡。

卻只見張延齡滿面愕然地指著桌上的筆墨紙硯,“明叔,這是?”

明有仁瞬間知曉他在驚奇什麼,笑著點點頭,“不錯,這些乃是湖筆、徽墨、宣紙、端硯。伯爺真是目光如炬啊!”

張延齡卻是沒有自得,畢竟,雖然他乃是一個紈絝,但卻也是見識廣博,更何況,這些年為了裝逼,也是很下了一番工夫,畢竟,這些乃是文人墨客最重視之事,他豈能不知,這不值得驕傲的。

但他卻是很是驚訝,明中信居然這般大方,居然將這些聞名於世的東西輕易地就放在了門外的桌案之上,要知道,如果這些東西被文人墨客知曉了,可是要罵孃的,糟踐這些對於文人來說神聖的東西,簡直就是犯罪啊!

筆墨紙硯是文書工具,即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之名,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歷史上,“筆、墨、紙、硯”所指之物屢有變化。在南唐時,“筆、墨、紙、硯”特指宣城諸葛筆、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紙,徽州婺源龍尾硯。自宋朝以來“筆墨紙硯”則特指宣筆(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縣)、宣紙(安徽宣城涇縣)、歙硯(安徽徽州歙縣)、洮硯(甘肅卓尼縣)、端硯(廣東肇慶,古稱端州),元代以後湖筆(浙江湖州)漸興,宣筆漸衰。

湖筆亦稱湖穎,是“文房四寶”之一,被譽為“筆中之冠”。中國的毛筆,起源甚早,而“湖筆”之聞名於世,當在六、七百年以前的元朝。元以前,全國以宣筆為最有名氣。蘇東坡、柳公權都喜歡用宣州筆;元以後,宣筆逐漸為湖筆所取代。據《湖州府志》記載:“元時馮慶科、陸文寶制筆,其鄉習而精之,故湖筆名於世。”“湖州馮筆妙無倫,還有能工沈日新。倘遇玉堂揮翰手,不嫌索價如珍珠。”

湖筆的故鄉在浙江湖州的善璉鎮,南宋時期,地處江南的宣城為戰亂而凋敝,使與宣城接壤的湖州十分幸運地免受兵鋒的洗劫,成為南宋遺民聚居之所。宣城的部分筆工徙居臨近的湖州,賴此江南碩果僅存的毛筆使用群體為生,並以他們的需求改進位制筆工藝,湖筆就此誕生。

湖筆又稱“湖穎”,這是它的最大特點。所謂“穎”,就是指筆頭尖端有一段整齊而透明的鋒穎,業內人稱之為“黑子”。“黑子”的深淺,就是鋒穎的長短,這是用上等山羊毛經過浸、拔、並、梳、連、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心製成的,白居易曾以“千萬毛中揀一毫”和“毫雖輕,功甚重”來形容制筆技藝的精細和複雜,所以有“毛穎之技甲天下”之說。

湖筆的蜚聲四海,當始於元。錢舜舉(錢選)的畫、趙孟頫的字、馮應科的筆被並稱為吳興三絕。隨著趙字的雄踞海內、朝野交譽,趙孟頫手中那枝握筆終日、日書萬字而不敗的馮應科“妙筆”,令名便不脛而走,深入人心。有元一代,湖州制筆能工迭出,馮應科、沈日新、溫生、楊顯均、陸穎等十餘人留名史卷,“湖筆”之名就此奠定。

徽墨份屬南直隸,品種繁多,主要有漆煙、油煙、松煙、全煙、淨煙、減膠、加香等。高階漆煙墨,是用桐油煙、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餘種材料製成。徽墨集繪畫、書法、雕刻、造型等藝術於一體,使墨本身成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珍品。有落紙如漆,色澤黑潤,經久不褪,紙筆不膠,香味濃郁,奉肌膩理等特點,素有拈來輕、磨來清、嗅來馨、堅如玉、研無聲、一點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

宣紙,同屬南直隸,質地綿韌、光潔如玉、不蛀不腐、墨韻萬變之特色,享有“千年壽紙”的美譽,用宣紙題字作畫,墨韻清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綠帽公

水刀伐木

回到古代當皇子

馬猴燒酒

龍圖風雲錄

越小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