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之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零七章 戰後驚言,帝國支撐者,暗夜之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揮使(正三品)、指揮同知(從三品)、指揮僉事(正四品)、衛鎮撫(從五品)、正千戶(正五品)、副千戶(從五品)、所鎮撫(從六品)、百戶(正六品)。至正六品為止,武官無七、八品,惟圭官才有從七品。再往下等級就是總旗、小旗、軍人及舍人。其中,百戶、所鎮撫各有試職,試職起自永樂十五年,作一級,支半俸。都督同知、都督僉事、都指揮使、同知、僉事、指揮使、同知、僉事、正副千戶、試百戶、試所鎮撫,各有署職。凡署職,遞加本職一級,署副千戶以實授百戶,署試百戶、試所鎮撫俱以冠帶總旗。署職起自景泰元年,作鬥級,不支俸。在軍職升級時必須把試職、署職的情況計算在內,任試職署職者都須再立有軍功方許實授,凡升授試職,永樂十年令:武職升試職,未經實授者,須立功方許實授,所加署職,非有軍功,雖遇恩例,不得實授。

大明成化十四年:“軍人有功升一級至小旗,舍人升一級至冠帶小旗,小旗升一級至總旗,冠帶小旗升一級至冠帶總旗,總旗升一級至試百戶,冠帶總旗升一級至實授百戶,試所鎮撫升一級至實授所鎮撫,實授所鎮撫升一級至實授百戶,百戶升副千戶,副千戶升正千戶,正千戶升指揮僉事,僉事升指揮同知,同知升指揮使,該升都指揮、都督者,類推而行。其軍人、舍人至小旗,小旗至總旗,舍人至試所鎮撫,總旗至試百戶,俱無署職。惟百戶以上,聽以次署升,其署職至實授亦作一級。有緣事該降即以此為則遞降。”

除以上官職升賞,還有一種為財。所謂財,也就是物質獎賞。

大明軍功的物質獎賞除明確規定了數目的賞銀、賞鈔之外,還有三種形式,就是給賞、加賞、量賞。這三種賞格不是全國通行一致的。基本被劃分為陝西三邊、大同、宣府、遼東、四川、湖廣、廣東、貴州等幾大區域。如在陝西三邊、大同、宣府這些地方,給賞的賞格為都指揮,每員銀五兩、彩段一表裡;指揮,每員銀三兩、彩段一表裡;千百戶、鎮撫,每員銀二兩、絹二匹;旗軍、舍人、總小甲人等,每名銀二兩、布二匹。如在遼東給賞就變為了,指揮每員銀一肉、絹布各二匹,四川則指揮每員鈔六百貫、彩段一表裡,湖廣廣東貴州同四川。加賞意為各照地方則例,於正賞外,仍加一倍。量賞則是在給賞的基礎上減去若干,仍是依各地不同而所減去的賞格亦各不同。如陝西三邊應得銀兩、彩段表裡者,減去彩段表裡,加絹二匹,得銀兩、絹布者,減去絹布,而在四川則變為應得鈔貫、彩段、絹布者,減去鈔貫。總體而言,北邊賞格重於南方。

而此番有兩場大戰,明中信及他的學員們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得了主功,而他們根本沒有使多大力,但如今可是首功制,餘下的賊人可也不少,如今明中信吃肉,他們也喝到了濃湯啊!這番可比在京安然坐在家中可划算多了。

兩場大戰,他們收穫的頭顱可是實打實的,這可都是軍功啊!

君不見他們馬鞍之上掛著的頭顱嗎!此番大獲豐收啊!

於是,現場監察御史成了最忙碌的人。

大明實行的是軍功稽查稽核制,主力可正是科道官員,而這個科,指的就是六科給事中,道指十三道監察御史。他們的職責正是“明行山有虎行則監軍紀功,各以其事專監察。”

而此番欽差出巡自是有監察御史跟隨,他也未曾料想到,還未到雲南,就有兩場大戰,而且還盡數勝利,這軍功,可是槓槓的!

於是,隨軍的監察御史坐於一旁,靜候軍士們上前將斬獲的首級審驗明白,有功軍士,查勘造冊,以備奏繳升賞。

當然,被“天雷”轟殺的賊人,自是記在了明中信及學員們的身上。

明中信此時已經迴轉,站於王守仁與吳起身邊,商討著下一步的行動。

至於軍功,自有學員去為其記功。

“明師爺啊!你此番可功勳卓著啊!”未等明中信的馬匹站穩,吳起就一臉欽佩地向他誇道。

“吳將軍謬讚了!”明中信一拱手,笑道,“其實,此番首功乃是吳將軍您啊!”

“我?”吳起為之一愣。

“此言何解?”王守仁也是一頭霧水地望著明中信。

“嗯!”明中信笑了一聲,解釋道,“我們在一線天前,圍剿那些追趕而來的賊人,其中就有吳將軍的功勞!”

王守仁眼神一亮,不自覺點點頭。

“真的有追兵?”吳起吃了一驚,望向王守仁。

“不錯,不只是有,而且還有將近三百餘人啊!”王守仁點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綠帽公

水刀伐木

回到古代當皇子

馬猴燒酒

龍圖風雲錄

越小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