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七章消屍滅跡,穿到上古當酋長,青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節曲見石生很有頭腦,判斷和分析事物很有理性,危急之時依然臨危不懼。
她便深有含義地看了一眼風和,為他結交了這樣的朋友而高興,如果風和能一直這樣做下去,那麼自己這個帝王之位離交給他也就不遠了。
風和見節曲對石生他們很有好感,便笑道:“大酋長不如讓他們臨時加入到伏羲氏,隨我們前去山谷中救人!”
在得到了節曲的首肯後,風和又去向四大議政大臣請示。
他現在嫣然已經把自己當作了伏羲氏的代理酋長,如果有人問起他有什麼資格指揮伏羲氏族,他就把玉璧給這個人看看。
氏族族人只認玉璧不認人,這也是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如果一個族長或者一個酋長丟失了象徵權力的信物,那麼他就要被別人唾棄。
新當選的首領就要派人去打製新的信物,用來傳給後代。
他本想這時就把玉璧給節曲看的,可他覺得本族的人還沒有安撫,不能著急把此事外揚,否則會因小失大。
風和把石生等人的事說與四位議政大臣之後,他們並沒有異義,在這個危難之際,帝都正是用人之時。
從帝都出來,風和首先帶著兄弟們去了自己的家,回到家中卻沒有找到風麗。
石生說:“不用著急,說不定他們已經安頓下來了!”
風和只能在心裡期盼事實如此,便帶著眾人來到了伏羲氏族族人們聚居的其他地點。
族人們看到風和不顧個人安危,踩著已經沒到膝蓋的水,幫著他們轉移物品和小孩,都開始對他另眼相看。
以前那些看不起他的人,在這個時候,也從他身上看到了熱心和愛心,他們本來善良純樸的臉上都寫著對他的稱讚。
石生看到風和累得滿頭大汗,說道:“首領!這個位置地勢低,水位還在上漲,那邊還有很多人沒有轉移怎麼辦?”
風和張目四望,看向山勢較高之處,這一看卻讓他看到了讓美所在酋長土寨,那裡的地勢較高,一時洪水還是淹不到那裡。
看到土寨,風和就想起了已死的讓美和風婁的屍體還在裡面,他就在心裡盤算著殺他們之前的那個計劃。可是問題來了,要如何做才能讓人們相信讓美是被洪水淹死的呢?
想了一會後,眉頭一皺,他就計上心來。
他把石生叫過來,如此如此一說,石生二話沒說帶著幾個人就去了讓美的土寨。
石生走後,他又把陸餘叫來,又是如此如此一說,然後陸餘也沒猶豫領著幾個人掉頭去了人多的地方。
等陸餘到了人多的地方後,就開始散佈謠言,說讓美聽說洪水來了之後,不顧大家的安危已經跑向平原地帶了。
聽到這個謠言,族長們都氣壞了,一個個恨不得把讓美抓回來餵了野豬。
族內一些年長之輩也都恨極了讓美,其中一個年歲大的老女人說道:“讓美這孩子可比不上她母親,她母親當族長那時,跟隨蒼芒大帝東征西戰,什麼苦都能吃,有一年發的洪水比這次的大多了,她二話沒說帶著人跳下了河裡,把數十個小孩子救了上來,她自己的小女兒卻淹死了!”
老女人的話一出,更對比出讓美的貪生怕死,人們就罵她恨她。
那個年月的人,大多數還沒有風婁和讓美這樣的心機,所以針對這樣的事都是心裡罵罵,卻沒有更實際的憎恨行為。
只有當時那些頭腦靈活,思想先進的人才對一些不符合時宜的事和人,有了新的想法和看法,然後思考出新的對策和辦法來反抗和鬥爭。
這些人也就是每個時代的王者,只有王者才能領先於其他人走到時代的前列。
陸餘感覺把謠言撒的可以了,就帶著人回來了。
石生則帶著人把讓美和風婁拋到了滾滾的洪水之中,轉眼間兩個人的屍體消失地無影無蹤。
看著讓美和風婁的屍體消失,風和唏籲不已。這兩個人本也可以進入假湖遺址之中的,卻這樣與命運開了個玩笑,從此屍骨無存。
不過,風和依稀記得有一個墓穴中顯示了一些有關讓美的資訊,如果沒記錯的話,那個墓穴應該是讓美的大女兒的墓。
她的大女兒拆昔,後來當上了讓美所在的那個分支的族長,所以在墓穴中的地位很高。拆昔不像她母親,其為人敦厚誠實,勇敢勤奮。
經過三天的忙碌,人們終於把能夠救回的人和物品挽救回來,現在都躲到高高的山坡上休息著。
風和卻沒有閒著,他開始積極地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