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秦皇虎視蒼生群,漢武餘烈尚氛氳③
校園養豬大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6.秦皇虎視蒼生群,漢武餘烈尚氛氳③,秦始皇孫天界直播日常,校園養豬大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相提並論?
“神明仰視人?”有人在下面嘀咕,“那怎麼可能……”
“怎麼不可能?”劉恆淡淡道,“大家祈神不正是為了能風調雨順,年年豐收麼?使那人當真能改出畝產千斤的良種、讓百姓免受飢餒,那他於百姓而言,與賜福的神明又有何異?神又不曾拯救那些瀕死的人,人卻做到了,那麼,說神明都需要仰視那人,有問題麼?”
“陛下說的是,臣汗顏。”那人趕忙拜下請罪。
“那畝產千斤的良種,是如何來的?你之前填問卷的時候送了我們東西,是不是也能把種子,給我們一部分?”劉恆沒再理會那人,緊追著良種的話題不放。
劉恆的話說到所有有志帝王的心坎兒裡去了。
“若能得此良種,或者,將這改造方法分享一二……不管你提出什麼要求,寡人一定儘量做到。”說這話的,是姬發。
說來姬周也是一個奇特的部落,別看他們整天和西戎殷商打生打死,把自己整的血淋淋的,實則有祖傳的種地愛好。他們的祖先後稷就曾任夏朝的農官,自公亶父帶著族人遷徙到岐邑後,姬周幾代首領都將農業視作族群立身之本,姬昌還時常親自下地勞動。姬發本人極喜歡拿農事來比喻政治,可以說是“左手斧鉞右手耒耜”的經典範例了。
“話說這麼大也不怕閃了舌頭,自己活不長了,就來帶累我們。”李漼直翻白眼,語氣頗為不屑。
“武王是史書認定的聖人君主,會關心這種問題也不奇怪。”王宗實道。
“還聖人呢,造反戶罷了,和外頭那些賊子有什麼區別?”
可是陛下,您也不算正兒八經繼位的啊!王宗實腹誹。
當年宣宗皇帝其實更青睞的是夔王李滋,但因為李漼年長,所以宣宗遲遲不能下詔立太子,直到病逝,太子人選都未定。
王歸長、馬公儒等人當時欲立的是李滋,李漼能上位,是靠著王宗實等人的扶持。①
但李漼顯然不會覺得自己這皇位來路不明,他只會找別人的問題。就比如他這樣罵姬發,就不光是為了剛才姬發說的話,而是為了現在的局勢。
李漼為人驕奢淫逸,殘暴不仁,只顧自己玩樂。當年為了少管朝中事,他故意任命重病在身的白敏中為相,白敏中多次請辭都被他駁回。且李漼這人,不但於佛法、辦席兩道頗有心得,識人之能也是上佳,白敏中死後,他所任命的宰相,不是庸碌無為之輩,就是尸位素餐、可以和李漼本人並稱“臥龍鳳雛”的人。
古語云:上樑不正下樑歪。皇帝和宰相都是那德行,就更不能指望下頭的官員幹什麼好事兒了。幾重高壓下來,百姓們的日子越來越難過,眼看著是活不下去了。
近些年陸陸續續有起義發生,雖然都被鎮壓了,但也叫李漼煩不勝煩,恨透了這些不肯老老實實被他壓榨的人,自然連帶著不喜身為“造反翹楚”的成湯周武。
雖然我把你們壓迫得夠狠,雖然你們活不下去了,但是你造反就是你的錯。
只能說,不愧是他。
【武王別急,既然讓你們知道了,後面當然會有相關的安排。等這一講過去了,我會把這事提上日程的。】
這話給了大部分人一個定心丸。
僅是大部分人。
西晉末年位面。
一個衣衫襤褸的稚童輕輕扯了扯母親的衣服:“阿母,上面說有良種,您不開心麼?”這個年紀的孩子一般都會帶嬰兒肥,而這孩子,下巴卻尖得和錐子一樣,雙目摳摟,呆滯無神。
而他的母親,狀態也並不比他好到哪裡去,同樣瘦得只剩一把骨頭,木著一張臉,道:“有什麼用,種再多糧食,都不過是喂胡人的,種得越多,胡人搶得越多。搶得越多,他們吃得越飽,就越有力氣來欺負咱們。”明明是很悲傷的話語,但她的語調卻沒有一絲一毫地波瀾起伏,彷彿被抽乾了魂靈。
“那神仙為什麼不替咱們趕走胡人?”稚子撲進母親懷裡,嗚嗚咽咽地哭起來。
他母親依舊沒有任何的表情變化,只是僵硬地回摟住稚子:“傻孩子,如果神真的在意咱們,胡人連咱們的土地都邁不進來。”
【秦王政十七年,內史騰攻韓,俘虜韓王安,韓滅;十九年,王翦、羌瘣攻破趙國,趙王被俘,公子嘉逃往代地,趙滅;二十二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壽春,虜獲楚王負芻,二十五年,王翦平定楚國的江南之地,楚滅;同年,王賁攻遼東,虜燕王喜,燕滅,回師後攻破代;二十六年,命王賁攻齊,齊滅。自此,秦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