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養豬大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8.秦皇虎視蒼生群,漢武餘烈尚氛氳⑤,秦始皇孫天界直播日常,校園養豬大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杜牧的名、字、籍貫,就差把翻譯也給嬴政背一遍了。

杜牧懸著的心終於徹底死了。

唐敬宗之前的人聽得幾乎入了迷。

“好一個‘滅六國者六國也,族秦者秦也’!”劉邦拍案叫絕,“這樣龐大的一個王朝,怎麼可能說滅就滅了?必然是他們自己先把自己的內部耗空了。六國貴族專橫霸道,幾乎壟斷所有資源,不給底層人一點點上升的希望,六國國君昏聵無能,不聽忠言,擠兌能才,導致六國國力日益衰落,最終只能為秦所吞噬。秦二世殘暴嗜血,愚不可及,與趙高等人幾乎將整個秦上層屠戮殆盡,自滅第七國。”

周圍人一聽他說“六國貴族專橫霸道”,下意識地扭過頭去看張良。張良泰然自若,隨意地笑了笑,看上去沒有任何被冒犯到的意思。

張良已不是從前那個意氣青年了。如果是從前的他,聽到這段話,大機率是會憤懣的,但如今,秦朝已滅,他所復的韓國再度歸為塵土,他所有的渴望和怨恨,也跟著它們煙消雲散了。

他現在回憶起過往,已經不會再有多少情緒起伏,少了情緒的影響,思考問題的時候頭腦也更加清明瞭。劉邦他們所說的道理,其實他一早就參透了:

他們恨秦始皇,恨秦國。

可他們最該恨的,是他們曾經效忠的國君和他們自己。

這篇文章戳中了很多人的痛點,皇朝末年的人想到從前的輝煌,忍不住痛哭流涕;身在太平年代卻早已預知到大廈將傾的人悵惘憂慮,未知如何去挽救這個岌岌可危的國家……

他們尚且如此,當事人秦始皇,此刻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杜牧原本已經做好了秦始皇各位面追殺他的準備了,誰知……

“文辭綺麗而不失宏大,觀點明銳而犀利,一句一意層層逼近,使人讀之便覺酣暢淋漓……李唐當真是才人輩出。只是,在這環節說了,而不用專門的篇章去分析品味,倒是可惜。”

杜牧驚愕睜目,不可置信地望過去:

“啊?”

不是,這和說好的怎麼不一樣啊?

嬴政自己很少得空寫文章,但這並不代表著他不懂欣賞。相反,他是個六藝通達的人,不管是對物件還是對文章,都有一套很高的審美標準。小時候在趙國,他是沒有什麼條件好好讀書的,後來回到秦國,以成蟜為首的貴族子弟們沒少拿他開蒙晚這件事笑話他。

可誰知,嬴政其人,不但天資敏慧,還勤奮好學,旁人需要一天才能熟記的東西,他只需短短一個時辰就能融會貫通。先生們一開始還擔心這孩子在外為質多年,應當早被趙人養廢了,若非看在莊襄王的面子上,他們是決計不肯帶的這樣一個起步比別人晚了那麼多的小孩的。

結果嬴政的表現給了他們所有人一記驚雷,從此先生們最愛的學生成了“政公子”。

杜牧的這篇文章,雖然辭藻華麗,卻不讓人覺得累贅。“長橋臥波,未云何龍”之句壯闊恢弘,“明星熒熒”“綠雲擾擾”等句更是將疊詞之美體現得淋漓盡致。

“您覺得這寫的很好?”杜牧沒忍住開了影片。

嬴政淡淡瞥他一眼:“如果你描寫的這個宮殿,我大秦真的有,就更好了。”總結下來就是,描寫很形象,言辭很華美,但是我沒見過。

眾人想到,他那個位面,阿房宮應該還沒動工,所以對於他說大秦沒有阿房宮這件事,也沒多驚奇。

“等過些年建起來了就好了,”說這話的是蘇軾,“建成了您可以讓杜牧之去那裡看看,寫一篇更加貼近實際的《阿房宮賦》。”

【事實上,阿房宮到始皇帝崩逝,都沒有建成。後人考古發現,所謂的阿房宮,其實只建了個前殿的地基。】

嬴棠糾正道。

時代比較靠前的,諸如劉邦和漢末位面項羽等人,覺得他這話說得莫名其妙的——

“這用得著你說,他們後面的人不都知道了嗎?”項羽對他的態度那是非常之不客氣。

“不一定哦,”嬴棠好脾氣地笑了笑,只覺按著二者的立場,項羽能把他的話聽下去,就已經算他耐心了,“您要不問問後頭的人?”

“啊?沒建成啊?”讀過史書的人還好,沒讀過的就是一臉問號了。

“沒建成那杜牧之寫得還跟真的一樣?!”

“你們不覺得矛盾嗎?就因為我寫得和真的一樣,所以才不可信啊,我一個唐人,怎麼知道秦時的阿房宮長什麼樣子?”杜牧為自己辯解,“你們光讀詩書,不讀史書的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爭鸞

昔在野

我原來認識的人都變成了大佬

白孤生

科技:先別死我要改變世界

我不想當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