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2部分,官場奇才,打倒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祝庸之話鋒一轉,又透過一系列的現象論述了官員德才兼備是“精品”,有德無才是“次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
“喝酒要講酒品,下棋要講棋品,做人要講人品,為官就要講官德。”從酒桌到棋盤再到官場,祝庸之娓娓道來,令人深思。
“官德正,則民風淳;官德毀,則民風降。上樑不正下樑歪。”祝庸之引經據典,借古喻今,發人深省。
課間休息的時候,溫純走到講臺邊,與祝庸之握手問候。
短暫的課間休息之後,祝庸之突然提高了聲音,講到了**。
“講官德,不能不講官員的**。前面我們講了,當官是一個職業,而如今,這竟然成了一個高風險的職業,我們的官員,竟然成了一個高危人群。這說明,**已經不是個別人的事了,而是群體性**,制度性**。”
祝庸之一針見血地指出:
中國最大的**是幹部的**。官場的“潛規則”告訴官員們:職位越高越安全,於是為了上升到更高階別的位置,有些官員不再注重官德修養和能力培養,而是官官相護,官企勾結,在失去監控的灰色地帶儘可能的積累財富,為買官積攢資本,形成了“有錢的會有權,有權的會很快有錢”的惡性迴圈。
祝庸之這些大膽犀利的話一說,教室裡頓時沒有了聲音。
“古人云,君子愛財,取之以道。這說明,正人君子也是喜歡錢財的,但是,這錢財要來得堂堂正正,你才能取得名正言順。”祝庸之一一列舉已經披露的**案件和一個個貪官的可悲下場,真可謂是語重心長,彷彿一個長者在與大家交心談心。
“我聽說,進修班原本安排是要去國外考察的,有沒有這回事啊,丁校長?”祝庸之問坐在後面聽講的丁浩。
丁浩回答說,有的,根據市委領導的指示,現在改為去井岡山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看看,以學習考察為名出國旅遊,這就是一種群體性**。”祝庸之毫不客氣地,一點也不顧及主人的面子。“我倒是有個建議,井岡山也別去了,不如去參觀一下監獄,讓深陷囫圇的官員們現身說法,教育意義肯定大於去看朱德當年的那根扁擔。”
教室裡又是一陣笑聲,但很快就止住了。
講課還在繼續進行。
祝庸之扳著手指頭給大家算了幾本帳。
“一是政治賬,一旦撂倒,政治前程葬送,幾十年的努力付諸東流。這些,用多少錢也買不回來了。二是經濟賬,有朝一日東窗事發;不僅非法所得要沒收,也將失去已有的政治和生活待遇,甚至落得一無所有的下場。三是自由帳,整天提心吊膽,進了監獄,失去了自由,沒有一個貪官不覺得是虧大了。四是親情賬,老婆孩子且不說,最受打擊的是年邁的父母,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比比皆是。五是名譽賬,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就算是出來了,又有何顏面再見江東父老。”
祝庸之一筆筆算過來,聽課的人無不動容。
課堂上的人,也都隨著祝庸之一起用心在計算。
是啊,一個人或者一家人一輩子能花費多少,貪得再多,不敢存銀行,不敢高消費,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把祝庸之列舉的五本賬加起來,擱在心裡的天平上掂量掂量,多問幾個值得嗎!
課後的討論交流中,學員們對默默計算的這幾筆賬記憶得尤為深刻。
“當然,相對於強大的體制,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如果我們的官員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能夠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日積月累地進行改良,就可以推動體制的良性運轉。”祝庸之針對不少官員用“大氣候不好”來為自己官德失范進行辯護,他大聲疾呼:“官德”的養成,需要一個強硬的外部監督和制裁機制。
祝庸之介紹說,美國1978年出臺了《從政道德法》,義大利十幾年前出臺了國家公務員《道德法典》,中國也需要一部衡量官德的規範法典。
“講官德,不講官員的升遷,那也是自欺欺人。”祝庸之毫不避諱地講到了官員的升遷:“從目前幹部升遷機制來分析,1名公務員從鄉科級到縣級,再到副省級,平均大概需要18個或明或暗的臺階,就算3年上一個臺階,也要60年。那麼,官員們要做的,就是拼命抓住一切機遇,縮短每一個臺階的時間過程,這其中有兩條路徑,一是,加強官德修養,做出公眾和上級認可的政績;二是,四處活動,跑官買官,鑽營投機。”
祝庸之停頓了一下,掃視了全場,又接著說:“中央一再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