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8章 寓教於樂,大魏宮廷內,賤宗首席弟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深奧,陛下希望我儒門著作一些啟蒙用的書籍,作為初等學塾的教材。”

『給幾歲、乃至十幾歲的稚童編寫便於理解的啟蒙書籍麼?』

儒家門徒門面面相覷。

平心而論,他們並不排斥魏王趙潤的要求,畢竟他們也明白,那些幾歲、十幾歲的稚童,非但是魏國的將來,也有可能是他們儒門的後輩,問題是,他們實在不懂該怎麼編寫易於理解的書籍啊,難道要他們效仿魏國的禮部,編出似《百家姓》那種狗屁不通的玩意?

他堂堂儒家,若是編出《百家姓》那種玩意,豈不成了笑柄?有辱聖人之名啊!

“要不,咱們放棄初等學塾的教材,專攻高等學塾的教材?”一名魏國儒家子弟建議道。

但他的建議,立刻就遭到了其餘學子的反對。

要知道,那些幾歲、十幾歲的孩童,終有一日會長大成人,若是不搶在他們年幼時,在他們心中刻下儒學的烙印,搞不好那些孩童就會被法家、墨家等其他學派搶走,這是自詡第一顯學的儒家子弟所萬萬不能接受的。

但是,怎麼編呢?

“法家那邊,有什麼收穫麼?”有一名儒家子弟問道,但是卻遭到了其餘同伴的白眼。

想想也是,在初等學塾教材這件事上,對於各學派來說好比是戰場,如何吸引幼齡稚童的興趣,在他們心中深深刻下他學派的烙印,是那些孩童長大後成為他們學派的繼承者,似這等事關各自學派日後興衰的‘戰爭’,法家子弟怎麼可能會透露給他們?

事實上,非但儒家子弟感到頭疼,其實法家子弟也一樣,縱使有張啟功、楊愈這等智睿的在朝官員,亦對此束手無策。

畢竟,法家的學術,就拿那些權衡某個政策的利弊來說,這適合用來啟蒙稚童麼?

明顯不適合!

“怎麼辦?”

諸法家子弟面面相覷,束手無策。

兵家、墨家,還有其餘學派都是一樣,要讓他們寫一篇利於國家的學術理論,這不難,可讓他們寫一篇用來啟蒙幼齡稚童的書籍,這可把他們給難倒了。

一直等到來年開春,也就是魏興安五年的春天,諸學派子弟還是毫無頭緒。

然而就在這時,他們忽然聽說了一件事:朝廷允許家的一本書籍,列入「國立初等學塾」的教材。

“什麼?!”

“家?!”

“這怎麼可能?!”

當日,大梁學宮一片譁然,除家外,其餘十一門學派的子弟,無不對此震驚萬分。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居然是他們最看不起的家,寫出了第一本啟蒙的教材,而且居然還得到了魏國朝廷的首肯,被列為了初等學塾的教材。

懷著複雜的心情,各派學子衝到家的那座殿閣,當時人數之多,嚇得那些以周初為首的家子弟們瑟瑟發抖,還以為自己做了什麼人神共憤的事,遭到了其餘學派的一致討伐。

直到儒家子弟介子鴟出面講述了原因,希望能一觀家的新作,周初等人這才釋然,恭恭敬敬地取出幾本由禮部印刷的書籍,分別贈予各派。

各派學子立刻回到各自的學宮,仔細觀閱。

翻開家的這本新作,第一篇就是「百羊滅敵」,講述的人物便是魏國的將軍司馬安,講述他在征討三川時,被敵人——實則是烏須部落,不過看在川雒聯盟的份上將其模糊化——的奴隸拖住,當時,司馬安靈機一動,利用幾百只羊策反了那些奴隸,終於得以把握戰機,一舉將敵人擊潰。

而第二篇,則是「裸衣敗敵」,講述的人物乃是魏國上黨守「姜鄙」,講述他在當年在戰場上(即第一次魏韓北疆戰役)時,因戰事艱難,他為了激勵士氣,脫去衣甲,裸身殺敵,終於擊敗了韓將靳黈——而韓將靳黈,在書中亦被作為反面人物。

至於第三篇,則是「焚郭拒敵」,講述的人物乃是河內守、燕王趙疆,講述他當年在守衛山陽時,被韓將劇辛逼上絕路,在麾下士卒紛紛戰死、山陽城或不能保全的情況下,燕王趙疆下令焚燒城郭,選擇與山陽城共存亡。『語言注:其實我當初想寫死趙疆的。』

當介子鴟當眾朗誦了這三篇故事後,諸儒家子弟面面相覷。

不得不說,雖然他們看不起家,但周初以及其餘家弟子寫的這些故事,卻頗為引人入勝,尤其是第三篇「焚郭拒敵」,當介子鴟唸到燕王趙疆萌生死志,為了保衛國家不惜犧牲自己時,不少儒家子弟下意識地捏緊了拳頭,一臉緊張地仔細傾聽,哪怕他們其實都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原神:踏空穿越,開局不死不滅

一隻小小小小書童

陰陽界縱橫系統

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