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章 興安三年,大魏宮廷內,賤宗首席弟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括聞言說道:“陛下,臣倒是覺得,魏臣,未必就不如衛君,臣以為,介子大人此舉好比是未雨綢繆,萬一日後我大魏果真……‘那個’,到時候,太子與衛雲殿下,今時今日的兄弟豈不是要反目成仇?”
“那個?”趙弘潤表情古怪地看著高括。
見此,高括眨了眨眼睛,笑著說道:“陛下,介子大人目前在朝中的影響力還是蠻大的,受他影響,朝中的諸大臣們對此可是興致勃勃……”
『天下共主……麼?』
趙弘潤失笑般搖了搖頭。
的確,這個此前無人敢掛在嘴邊的奢望,確實是有種莫名的誘惑力,尤其是對他魏國的臣子而言——誰不想親眼目睹、甚至親手促成這個霸業,藉此留名於青史呢?
這可是超越歷代先賢的無上榮耀!
“……對了,陛下,鴉五已返回大梁,並帶來了齊楚兩國的近況。”
“……”
趙弘潤的腳步頓了一下,在看了一眼高括後,這才繼續朝前走,口中問道:“楚國打算撤兵了?”
“大概是了。”高括點點頭說道:“自熊拓回壽郢繼承王位之後,楚國的壽陵君景雲與邸陽君熊瀝,繼續強攻齊國琅琊郡將近一年,但始終無法攻克。……此後,齊國使者「馮諼」出訪了楚國,齊楚兩國的戰爭,怕是要就此結束了。”
“唔。”
趙潤微微點了點頭。
他與高括的判斷相似——倒不是他覺得楚國無法戰勝齊國,只是這樣做的損失太大,雖然以熊拓舊日的性格,未必不會做出衝動的決定,但不能否認,熊拓在繼承楚王位子後,性格的確改善了許多,更加地謹慎以及注重利益,因此,就算熊拓決定與齊國停止戰爭,趙潤也不覺得奇怪。
點點頭,他略有些感慨地說道:“若齊楚兩國當真言和……那麼,桓虎居功至偉啊!”
他為何這麼說?
原因很簡單:如果不是異軍突起的桓虎擊敗了楚國三天柱之一的上將軍項末,擊退了楚軍,或許魯國早已經被楚國所覆滅,而如此起來,楚國的勢頭便更為兇猛,所謂唇亡齒寒,在魯國覆亡的情況下,齊國就算暫時能夠擋下楚軍,恐怕也難以長久。
而現在的問題是,楚國沒能吞掉魯國,反而被魯國的將領桓虎狠狠揍了一拳,揍地有點發懵,這嚴重影響到了楚國「吞魯滅齊」的戰略。
“桓虎……”
趙弘潤停下腳步,負背雙手,腦海中回憶著他與桓虎接觸的過往。
桓虎此人,趙弘潤只見過他兩面。
第一次是在成皋合狩的時候,當時桓虎率領數百騎寇襲擊他父王趙偲所在的宿營地,跨著高頭大馬來去如風,既然擊破了當時護衛王駕的虎賁禁衛,讓趙弘潤首次領略到何謂‘悍匪’——他後來才知道,桓虎與其手下的悍匪,原來乃是韓國叛離的正規軍騎卒出身,也難怪那般厲害。
至於第二面,則是因為桓虎綁架了當時王皇后的弟弟王瑔,以此向鄭城王氏索要贖金,當時趙弘潤作為說客前去見了桓虎。
只是,趙潤這個說客當時很不稱職,那時非但沒有說服桓虎,反而激怒了後者,惹得桓虎一怒之下當著他的面,便將王瑔的腦袋砍了下來,看得趙弘潤目瞪口呆。
至此之後,趙弘潤就再沒有見過桓虎了,甚至於也很少再聽過桓虎的訊息,畢竟那時候趙弘潤事務繁忙,也無暇顧及桓虎這個膽大包天的小蟊賊。
“桓虎,怕不是那麼安分的人。”
趙弘潤皺著眉頭說道。
聽聞此言,高括頷首笑道:“陛下英明。……據青鴉眾在魯國打探所得的訊息,那桓虎怕是有「鵲巢鳩佔」之野心。在擊退楚國的項末之後,那桓虎在人前人後以挽救魯國的英雄自居,籠絡了不少民心,怕是所圖不小喲……”
趙弘潤微微皺了皺眉,問道:“魯王,就這麼放任桓虎?”
高括聳了聳肩,表示自己並不清楚具體。
不過事實上,魯王公輸磐並非是沒有看出桓虎的野心,只是在他眼裡,桓虎的威脅並不及「三桓」的威脅來的大——畢竟桓虎說到底是外來之人,然而三桓卻是土生土長的本土貴族世家,當然是三桓對王室的威脅更大。
轉眼到了二月,冰雪逐漸開始消融。
遠在中原的西北部,秦國的軍隊在迎來冬季後,再次對韓國的雁門郡發動了攻勢。
別說韓國,就連魏國也很佩服秦國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打了一年多都沒打下韓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