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尼古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三章 傳道和基督教,最強道統系統,黑色尼古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五十三章傳道和基督教

不過系統最大的改變還要說是傳道,系統雖然一直都是旨在傳道,但是卻一直都沒有多這方面進行說明,比如宗門收徒之類的事情,一直都沒有任務出現,而這次就不一樣了,系統之後就開始要求葉想傳道了。

這也是葉想想要回家看看自己家鄉的那座山適不適合建立宗門的原因所在。

畢竟,要傳道了,總要有個師門,只有有了宗門,才能正式的廣收門徒,傳下導通,而不是像那些小門小派一樣,收一二徒弟,傳下去就算完事,葉想要做的是像龍虎山,武當山,茅山,少室山等大門派一樣,傳下道統。

看過系統的內容之後,葉想便開始思考如何傳道,傳道是一件大事,葉想想要傳道,首先就會擠壓道家其他門派和佛教的生存空間,不過好在葉想自己是道家之人,這樣天然的就會得到道家的支援,相信在這樣一個大環境裡,有自己這麼一位能夠弘揚道家道統的道家之人出現,道教的大部分人都會很高興,至於佛家,只能到時候再說了。

另外便是基督教了,基督教是對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各教派統稱,亦稱基督宗教。

葉想想要在全世界弘揚道教,那麼基督教便是一個很大的潛在敵人。

說起基督教,就要說說耶穌。

公元1世紀,基督教為猶太的拿撒勒人耶穌在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地區所創立,繼承了猶太教的《聖經》和許多文化傳統,信仰上帝創造並主宰世界。

光這個信仰就已經和道教發生了衝突,道教認為創造世界的是大神盤古,而西方基督教認為上帝創造了世界,並且主宰世界,光是這一點就足以引起宗教戰爭了。

另外基督教認為人類從始祖起就因不遵守上帝的律法而犯了罪,並在罪中悲苦受死,只有信仰三位一體的上帝,藉助耶穌基督,才能獲救。

耶穌降生並犧牲自己,救贖人類,標誌著上帝與人類重立新約,帶來上帝救世的福音,宣告舊約時代的結束。

耶穌在宣道過程中招收12個使徒,以十字架上的犧牲,為世人贖罪。

後來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死後3天覆活,復活後第40天昇天,於第50天差遣聖靈降臨,開啟了持續到今日的輝煌與發展。

基督教信仰的表述是以《聖經》為核心藍本,以歷代使徒、教會、公會等形成的信仰檔案為載體,內容非常豐富。其中《使徒信經》被歷代教會和神學家公認為最可欽佩、最為可靠的摘要。

如基督教(新教)版《使徒信經》所言:“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因聖靈感孕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降在陰間,第三天從死裡中復活,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我信聖靈,我信聖而大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體復活,我信永生。阿門!”

耶穌基督的本源是出於上帝,而不是人,他是為成全天父上帝拯救世人的旨意,由聖靈感應,童真女馬利亞而取了肉身,成為世人。即所謂“道成肉身”。

說實話,葉想認為這一點和道教甚至是佛教是有著共同點的,三家都認為人類是可以道成肉身。

如果基督教僅僅是在西方傳播,葉想還不會擔心,但是現在基督教已經在華夏也傳播的很廣泛了,這種東西方的信仰之爭是絕對會引起很大的衝突的,不過無論多大的衝突,葉想都要弘揚道教。

說起基督教在華夏的傳播,首先要說起唐朝。

唐貞觀九年,基督教聶斯脫利派曾於傳入華夏,稱“景教”。

太宗、高宗兩朝,景教受到寬容對待,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以至於當時各州都普遍建有景教寺院,稱“發流十道”“寺滿百城”的繁榮境況。

不過會昌五年因朝廷下詔禁絕佛教而被波及,在中原地區中斷傳播。

元代時又傳入天主教和聶斯脫利派,通稱“也裡可溫教”或“十字教”。

到14世紀30年代時教徒已達3萬人,其活動範圍除大都、江南等地外,最遠達疆蒙等邊疆地區。該派在蒙古貴族和朝廷官吏中接受較多,但在民間流傳不廣,後隨著元朝的滅亡而告中斷。

明萬曆十年天主教由耶穌會傳教士再度傳入,以利瑪竇為代表的傳教士帶來了大批西方科學技術與知識文化,推動了華夏的天文、曆法、水利等多個領域的發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